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收藏

正在西湖美术馆举行的2013浙地名书画扇面雅集展,汇集诸多浙地书画名家作品。方寸之间显乾坤,该展览体现了浙江历史上书画名家在书画扇面艺术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成就,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让人窥见浙地书画艺术发展的脉络

小品大艺 管窥浙江书画艺术

  以艺术之名 雅集

  2013年的最后一天,沐浴着冬日阳光的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里,一场特殊的展览拉开了帷幕——这就是汇集了近百件名家扇面作品的2013浙地名书画扇面雅集展。

  这场展览恰似送走2013、迎来2014之际的一场书画艺术压轴大戏。在现场,不少观众在一幅幅展现艺术家个性和才情的扇面作品前流连、玩味,很多人忍不住拿起手中的手机、相机,试图留住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芳姿倩影。

  众所周知,扇面绘画是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有其精致、小巧、独到的绘画形式和小中见大的艺术特征,在手卷、立轴、册页之外更显得别具一格。历代画家都喜爱在这此挥洒才情,形成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使书画扇面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宝库中耀眼的“别体之作”。两宋时期,扇面绘画开始繁荣。明清以来的扇面艺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明四家”、“扬州八怪”、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都留下了不少扇面艺术精品,使扇文化步入了艺术殿堂的至高境界。

  漫步展厅,琳琅满目,展示了自明清以来近现代及当代浙籍或浙地书画名家之作,既有陈洪绶、沈曾植、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王伯敏

  等代表浙江前辈艺术大师作品,又有刘江、卢坤峰、曾宓、吴山明、姜宝林、卓鹤君、何水法、尉晓榕等当代名家的墨宝,揭示了浙江历史上书画名家在书画扇面艺术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成就,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让人得以窥见浙地书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值得一提的是,在历时三个多月的活动组织过程中,几十位当代浙地书画名家怀公益之心,特地精心创作了书画扇面作品,展现了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对扇面书画艺术的独特诠释。

  以书画扇面雅集的方式来回溯内涵丰厚的浙地书画艺术发展轨迹,真是一种管中窥豹的创意。浙江博物馆书画部主任赵幼强先生说:“中国古代扇子是人们引风纳凉的器具,在扇面上写字作画,亦是社会大众精神文化消费趋于生活化所致。可以说,书画扇面作品是颇能体现‘小品大艺’的一种艺术形式。”据介绍,由于画折扇(扇面)笔墨的技术难度增大,在有限弧面空间进行精思巧构、苦心营造更属不易。所以书画扇面佳作,价格比一般书画册页昂贵。折扇与书画艺术的结合,使折扇走入了书画艺术作品的行列,且在创作艺术技法上要求更高,故称之为“小品大艺”。从历史上看,小小的书画扇面,不仅是对书画艺术本身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大大推动了中国书画市场化的进程。

品江南人文 意趣

  书画扇面是中国文人气质和江南醉人风情的“合体”,是淋漓尽致地展现浙地书画名家风采的最佳载体。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韩璐先生饱含感情地说:“画作尺幅虽小,但最能表现文人画家对人、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也最能传达画家的精神境界、个人学养及性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画扇面艺术最能体现江南文人和浙江书画家的翰墨情怀。他们对书画艺术的审美情趣、生活品质的孜孜追求等等,都浓缩在这一方小小的扇面上。”对艺术家来说,扇子既是实用的器物,也是多种艺术的载体。由于扇面形式的特殊性,扇面书画的艺术特色就非常突出地表现在章法布局、结构安排上。方寸之间显乾坤,在这方小小的空间中展现的艺术家的才情、气韵和风怀,都烙上了浓重的 “浙江地域文化之印”。

  仿佛是为了印证韩璐先生的观点,我们在雅集展上看到了诸多江南景物和浙江名胜,以及为之咏叹的不朽诗篇。这熟悉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在一幅幅扇面上艺术地再现,让人备感亲切。在展览现场,我们偶遇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导林海钟先生。他送展的书画扇面作品中,有一幅就题名为《家住钱塘》,以湖水清漪、岸边垂柳、依依远山等意象,寥寥数笔描摹出西子湖的独特风姿。画幅左侧,还配了明朝诗人咏南屏晚钟的诗歌。林海钟先生指着这幅作品说,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钱塘人氏”,对杭州这片土地满怀情感。扇面书画是一种轻松小品性质的艺术品,最能反映艺术家的个性和喜好。从源流来看,它是古代文人“闲”出来的产物,表明当时对生活细节的追求达到了怎样精致的程度。拿现在我们所经历的而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会更细腻、丰富。通过扇面这样独特的载体,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意趣和浙江的地域文化传承。

  在民间,已经有很多有心的收藏家在陶醉于这方艺术净土之余,作出了很多有益探索。比如王冕研究会多年来一直专题研究和收藏扇面书画作品,为浙江人文艺术做了很好的梳理。其会长何华峰说:“我们协办这次雅集展,通过结合以中国美院为核心的当代画家集群与明清以来的扇面精品,揭示了当代学院画派的历史传承与浙地书画艺术的现代演绎。”

  护文化源流 传承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独特的人文地理为“美丽浙江”的建设锦上添花,更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浙江书画艺术。浙江书画家集群,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作品具有推陈出新和富有时代风貌、精神的艺术价值。美丽浙江、艺术践行,2013浙地名书画扇面雅集展是由浙江日报、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美院中国画系联袂推出的浙地书画雅集,也是浙江中国画传习院成立后承办的第一个文化展览活动,从新颖的角度认真梳理了浙地书画艺术发展的脉络,生动展现了浙江书画创作的不凡实力。

  在历时三个多月的活动组织过程中,几十位当代浙地书画名家精心创作书画扇面作品,积极送展,突显浙江书画艺术家对本次雅集展的重视。比如,中国美术史学泰斗、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王伯敏先生为本次雅集展送展了其团扇画作《自然生趣》,体现了对展览的支持和肯定。令人扼腕的是,在展览开幕前夕,主办方得到消息,王伯敏先生于12月29日晚在杭州驾鹤西去。如今,该画作寄托了前来参观的人们对这位有“画史通儒”和“七史罕人”之称的中国美术史奠基人的深切缅怀。

  这次雅集展幕后的主角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手中国美术学院打造的浙江国画传习基地——浙江中国画传习院。它旨在更好地展现浙江文人画风采、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画发展和研究,引领浙派艺术健康发展、创造浙派艺术再次复兴。它秉承“浙江精神、浙江风格、浙江标准”的理念,梳理出浙江“学院派”当代绘画艺术文化价值的传承者和领导者,助力国画艺术走向当代、走向群众。该院将致力于建设一个以创作、研究为中心,集展览交流、教学培训、宣传出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业齐全、设置完备的新型画院。生活在钱江大地上的人们对于浙江国画艺术发展的尊重与热爱、思考与探索、传承与发扬,在“浙江中国画传习院”的组建中得到最好的回应。

  让我们描摹一下传习院的发展蓝图:在这里,专业学术自由成长、创作研究硕果累累;在这里,各种艺术观点精彩碰撞,多种文化流派推广学习;在这里,将诞生一出出歌颂艺术的钱塘盛会、一场场美术创作的潮流大赏,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滋养人们的美丽心灵。

  浙江中国画传习院的理想是,让中国画的核心力量更强大,创造一个学术思想开放、门类结构合理、艺术追求多元、创作交流活跃的环境。未来,该院将发挥浙江美术高地的优势,传承浙江书画艺术源流、探索当今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路径,打造浙江中国画传习基地,助力浙江的书画艺术之光更为熠熠生辉!


浙江日报 收藏 00008 小品大艺 管窥浙江书画艺术 2014-01-03 浙江日报2014-01-0300009;浙江日报2014-01-0300010;浙江日报2014-01-0300013;浙江日报2014-01-0300020;浙江日报2014-01-0300019 2 2014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