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山区转变发展方式的“美丽样本”

——丽水市推进养生产业、实现“绿色崛起”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山区有效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开启了新的思路。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丽水市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浙西南山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发挥优势,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机蓬勃的山区绿色崛起新路子。他们对养生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为山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美丽样本”。

  一、丽水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比较优势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准确把握区域要素的特点,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丽水市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有着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丽水经济发展面临四个主要的制约因素:一是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行水平相对较低;二是可开发用地较少,88.42%为山地,紧缺的耕地资源无法满足规模化农业生产与现代工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更不利于日益扩张的城市化建设;三是建设资金缺乏;四是经济基础薄弱。显然,山区必须开辟一条不同于一般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与省内平原地区相比,丽水山区虽然不具备一般工业发展的优势,却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显示,丽水市9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秀,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4个县市列前10位。丽水森林覆盖率达到80.8%,植物资源占全省约66%,是“浙江绿谷”和“浙南林海”;又是拥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等源头水系,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的“六江之源”;还是农村山地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城镇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普遍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华东氧吧”。好山、好水、好空气,为其赢得了“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利用好这一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开辟出符合山区实际、实现跨越发展的独特路径。

  二、养生旅游休闲产业对于山区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意义

  养生旅游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养生休闲成为时尚,旅游与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建立在山水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养生旅游休闲正成为国际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丽水将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和当今世界生态消费和养生旅游休闲经济蓬勃兴起的潮流结合起来,提出了“绿色崛起”的战略总要求,即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发挥生态优势为基础,以优化养生环境、发展养生经济、弘扬养生文化为重点,以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和养生乡村建设为载体,形成“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五大养生品牌,努力把丽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休闲养生城市和养生福地。这是符合当今世界生态经济发展潮流的,也是山区扬长避短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发展养生旅游休闲产业是优化山区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选择。优化山区产业结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并逐步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上来。养生产业是代表旅游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是转型升级的先行产业、创业创新的先导产业、生态文明的示范产业。

  发展养生旅游休闲产业,既是科学开发、利用、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又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抓手,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更是山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崛起”的客观要求。丽水把建设“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发展养生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加快山区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创业富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现养生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战略需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

  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好科学规划、规范实施,发挥规划在建设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同时,致力于对外塑造鲜明的“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形象,加大推广力度打响品牌,提升总体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结合丽水自身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短板,当前应在以下两个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一)夯实基础,提升品质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交通瓶颈。要对接日益增长的养生市场,满足养生产业的开发建设需求,丽水必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第一,必须加快建设民航机场,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大大缩小丽水与外界沟通的时间成本,拓展养生产业辐射半径。第二,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全面纳入全省两小时交通圈。同时,应加强“养生福地”点对点交通道路建设,包括县市之间、县市与养生产业节点之间、各个养生产业节点之间的道路建设。第三,加速交通设施配套建设,使交通方式变成观赏工具、养生工具、体验工具、娱乐工具。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养生”。丽水城市建设应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城市环境应更加优美、安逸,城市形象应充满轻松、自在的气息,城市设施应更多地服务于养生产业,城市功能应更趋于养生化。根据这一理念,可考虑增加城市的健身设施和运动场所。要提升城市环境景观,开发更多的市民公园,重点开发滨水生态公园;开辟城市步行休闲商街,开发养生餐饮娱乐街区,丰富夜间休闲养生生活,打造慢生活城市。只有将城市养生与乡村自然生态养生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建成“秀山丽水、养生福地”。

  三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智慧养生”。按照适度超前、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要求,加强丽水城乡及山林养生区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依托云计算平台、高速互联通信技术、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支撑技术,发展“智慧养生”。还可以开发和发展“智慧养生”装备制造业,提高养生产业的科技含量、信息含量,以及互动体验。

  (二)创新政策,大力推进

  一是土地政策。政府应研究出台符合养生产业发展规律的倾斜性的土地政策,确保养生产业发展用地。可以探索宅基地及住宅用于养生产业的政策,包括出租、转让和置换,农户可按一定比例用旧宅基地置换新宅基地,多余部分宅基地可以入股、流转形式用于养生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政府收回的闲置土地等重点用于养生乡村基础设施、城镇养生服务业及特色产业项目等。

  二是物业政策。丽水拥有宜居的环境,但缺乏足够的、较好的养生居住物业,不利于吸引大量的和高端的养生群体,也难以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养生需求。要先行先试,用好用活现有房地产政策,根据养生产业的特点,探索利用低丘缓坡开发低密度养生产业综合体,包括养生别墅、度假排屋、休闲酒店、运动基地、娱乐场所、疗养中心、创意工坊、购物中心等。

  三是税收政策。在养生产业发展的培育期,应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开发养生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减免开发养生休闲产业、文创产业的企业以及农民投资养生产业的税收,对投资养生综合体、高星级旅游酒店,以及与养生相关的新兴型、科技型、环保型重大项目,采取倾斜性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配套政策。除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养生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发展养生产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养生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力度;研究制定建设“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惠民配套政策。出台大力吸引养生客源的政策措施。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山区转变发展方式的“美丽样本” 2014-01-03 3317512 2 2014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