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捧着一颗心来

——浙大对口帮扶云南景东纪事

  本报记者 方力 阮蓓茜

  泥泞的山路九曲十八弯,望不到尽头,伴着车子的剧烈颠簸,沈黎勇又一次踏上了下村走访的路途。他已经记不清,他来云南9个月里下了多少次村。

  沈黎勇是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2013年3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浙大选派他远赴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交流挂职担任副县长,开启了浙大定向帮扶景东的大门。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是国家级贫困县。“现在景东在教育理念、教学质量等方面还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尤其是山区学校硬件设施也比较差。”沈黎勇说,教育自然成为浙大帮扶的重点。

  景东一中是县里最好的学校之一。这所位于古卫城遗址内的学校,有近90年的历史。在学校操场边,一幢古楼正在翻新,工人们加紧赶工,因为建好后,这里将会有一个崭新的图书室——浙江大学求是书屋。

  说起这个书屋,校长张明达很兴奋:“这都要感谢浙江大学的帮助!”他告诉记者,学校一直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阅览室,很难满足2000多名学生阅读的需要。几个月前,沈黎勇到学校调研,发现操场边的古楼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当老师的职业敏感让他马上想到,应该利用这个资源建一个图书馆。

  离开学校后,沈黎勇联系了浙大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兆农,看看是否有校友愿意出资。正巧学院的基金会正在寻找公益项目,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基金会资助景东一中12.5万元建图书室,还购买了投影和电子借阅设备。

  “等以后各方面条件更完善,打算把图书室拓展成图书馆。”沈黎勇说,截至目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已捐赠图书30540册。

  教育的进步更离不开智力支持。在景东银生中学,记者见到了浙大来景东支教的6名研究生。这是浙大研究生支教团首次派老师到景东。这6个小伙子多才多艺,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深受学校师生的喜爱。“这些老师很勤快,工作积极,素质很好,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学校党总支书记胡道成说。

  不仅如此,2013年暑假,浙大还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到景东,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开展专业培训,还专门在景东设立了求是奖教金和助学金,奖励和帮助景东优秀教师和贫困学生。截至2013年12月,沈黎勇已经帮助景东争取到350余万元教育支持款项。

  选派54名景东党政管理干部走出大山来到浙大学习培训;聘请知名学者担任县政府顾问,担任蚕桑、畜牧、食用菌、乌骨鸡等产业首席专家;组织人文、社科、管理、建筑、旅游等领域教授赴景东开展调研对接,培训讲课;选派景东年轻干部来浙大挂职锻炼半年;景东县人民医院5名医师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浙大各项帮扶工作推进迅速,为景东提供了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捧着一颗心来 2014-01-02 3314825 2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