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要闻

衢江五坦村农田入股统一管理

产销班里草莓红

  记者 毛广绘

  区委报道组 胡小飞

  冬日晴好,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五坦村,塑料大棚内,融融暖意扑面来,草莓累累,红艳诱人。“嘀嘀”声中,又一车城里人来采摘游。大棚边上,是红艳草莓产销班的厂房,农妇们边包装果篮,边拉家常,笑意写在脸上。

  “从11月6日开采,一个多月时间,每亩草莓收益已超过1万元,我们的草莓可以采到明年三四月份,亩产3万元不成问题。”产销班班长徐六泉信心很足。

  五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田畈”,现在却成了“3万元田”,变化是怎么来的呢?

  看到记者一脸疑惑,农妇们七嘴八舌地表达同一个意思:是产销班改变了一切。

  因为土地贫瘠,水稻产量很低,农民们都放弃种田,这一带成了“荒田畈”。村里也有人种草莓,但收益一直上不去。2010年,长年在外贩销农产品的党员徐六泉联合45户农户,以股份制的形式,借鉴台湾农业生产合作的“产销班”模式,组建了“红艳草莓产销班”,抱团改良土壤、引进草莓新品种。

  产销班实行“八统一”的管理模式,农户以3亩田作为一个股份加入产销班,即可共用设备共享技术,实行统一品种选择、统一种苗培育、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农资采购、统一产品销售等“八统一”。

  产销班的成员每种植一批草莓都会有三次收入。第一次:产销班以高于农贸城定点挂牌价1元的价格统一收购草莓;第二次:产销班草莓销售价与农户收购价差价产生的利润,80%按股份分发给股东,20%用于抵抗自然灾害基金;第三次:当没有发生任何自然灾害时,抗风险基金延续积累,产销班解体时分发给股东。2011年5月的一场大风,两个股东草莓大棚被连根拔起,损失3000多元,产销班当即按照60%的比例给予补贴。

  于是,像产销班的名字一样,五坦村的草莓鲜红、艳丽,一年比一年好。

  日头西斜,徐红娇在包装当天的最后一个果篮,铺一层叶子,整齐地码上大小一致的草莓,动作熟练。徐红娇有8亩田入股,她帮忙包装,每天又有100元的收入。现在,“荒田畈”所在的高路自然村100多户农民,基本上都加入了红艳草莓产销班。绝大部分农户的年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

  说话间,一辆采摘游的小车从身边驶过,车里飘出歌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8 产销班里草莓红 2013-12-30 3309715 2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