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改造农村危桥
新桥搭起新生活
记者 李茸 实习生 杨立赟
县委报道组 刘文书 张文燕
本报讯 70岁的沈建龙这几天格外开心,因为村里新修的一座桥,自家两亩半稻田总算有人租了,不用再辛辛苦苦驾船去耕种。
沈建龙是嘉善县姚庄镇金星村村民。金星村位于江浙沪交界,一半在水上,全村590户人家有700多条船。而村里的十几座桥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行船方便,这些桥都修成了坡度很大的拱桥。经年累月,现在这些桥大多成了农危桥。
走进金星村,记者看到,走几步就能看到曲折的河道,房前屋后的河道里都停着小船,破烂的拱桥、临时用几块水泥预制板搭起来的简易桥、已经废弃不用的木头小桥并不少见。
沈建龙家的两亩半稻田位于村里的一个死角。那一片有100亩地,属于村里30多户人家,从村里过去必经的一座桥早在10年前就成了危桥。沈建龙去那边干活,要摇上半个小时的小船。而稻谷、农具、化肥等物资也只能走水路,稍微大一点的农机也运不进去。
近年来,村里很多土地都流转出去了,但这一大片地因为交通不便,一直无人问津。沈建龙说:“自己种太辛苦,只种一季水稻收入也不高,有些人家的地已经荒了。眼看着村里很多地都流转出去了,我就盼着有人来承包,我们还有点收入。”
近几年,嘉善县大力推进农危桥改造工程。虽然桥还没正式完工,但沈建龙和一些农户已经和一位镇上的种养大户签订了3年流转合同,每亩地750块钱。
村党支部书记沈其华告诉记者:“一听说修了新桥,村外的人就进来找地了。这100亩地现在都被承包了,计划在这里种水稻、养泥鳅。我们新修的这座桥的名字还没取呢,打算取个响亮的名字。”
而村里另外两座刚新修的桥,已经让村民觉得生活有了大变化。
在村委会附近,记者走上了新修的大东王后港桥。十来米宽的水面上,灰白色的桥在周围高高矮矮的房子和船之间格外显眼。4米多宽的桥面上,红色油漆的护栏看上去很结实。站在桥上,村民蔡记康说,这座桥是村里的交通枢纽,自己不管出门打工还是去地里干活,都躲不开这座桥。以前那座危桥坡度很陡,电动车、自行车都只能推上去。遇上大雨天、下雪天,滑倒的次数都数不清。如果要运大米、水稻、家电等生产生活物资,只能用扁担扛过桥,或者搬到船上走水路。村民们也向村里反映过好多次,但村里没有资金,一直没有修。
“现在电动车随便开,开小车也没问题,小船用不上了,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蔡记康说,村里还有一些危桥,也希望能早点改造好。
据悉,今年嘉善县共计划改造农危桥27座,而这几年已经有400多座农危桥完成了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