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两大敦煌艺术展周末开幕
穿越时光,仰望你的辉煌
本报杭州12月26日讯
记者 童桦
即将到来的周末,杭州与敦煌,遥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将因壁画和丝绸而结缘。
12月28日,由浙江美术馆、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正式开幕。展览将展出敦煌莫高窟自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7个复原洞窟,临摹壁画59幅,彩塑复制品10尊,花砖真品10件,藏经洞出土经卷真迹10件,以及藏经洞文献资料、浙江学者敦煌研究成果等,预计于2014年3月16日结束。展览还将配套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展”及“赋彩新颜——敦煌岩彩画展”。
12月29日,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千缕百纳——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展将启幕。展览第一版块为敦煌丝绸考古发现,以图文形式介绍考古工作者的贡献;第二版块为敦煌纺织品的保护与研究,集中展示从南北朝、盛唐到元的62件纺织品文物;第三版块为敦煌丝绸在世界各地的收藏与相关研究成果。展览将于2014年3月15日结束。
“之所以选择在年末举办如此重大的展览,一是因为2014年适逢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二是浙江历代学者和敦煌之间那段筚路蓝缕的难忘岁月。”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以后,形成了敦煌学这门新兴学科。绍兴人叶昌炽,成为我国最早确认莫高窟藏经洞宝藏价值的学者;上虞人罗振玉,是敦煌学的“开山祖师”;海宁人王国维,最早对敦煌俗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成就卓著;杭州人常书鸿和他的女儿常沙娜,为敦煌艺术的保护与研究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杭州人樊锦诗,50年扎根大漠,更被誉为“敦煌女儿”。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说,70年来,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为了保护、研究和传承敦煌艺术,默默地奉献了青春、智慧,“相信展览必将使浙江乃至国内外的观众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进一步了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
今天,樊锦诗、常沙娜、杨之水、柴剑虹、英国学者韦陀等聚首杭州。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为了便于观众在杭州感受和领略敦煌精美的艺术和博大的文化,本次展览将陈列敦煌研究院几代美术专业人员按原大复制的洞窟模型和临摹复制的壁画等。”这些精品凝结着敦煌研究院艺术家数十年的心血。
古老的敦煌丝绸也将在杭州展示绰约风姿。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说,本次展览既介绍敦煌丝绸的考古发现、在世界各地的收藏,也展示敦煌丝绸文物的保护修复。本次展出的敦煌丝织品都是丝博技术人员的修复成果。
《刺绣说法图》《锦彩百衲》《染缬绢幡》,或许,也只有亲身目睹这一切的时候,你才会感慨,一块小小残片,也能品味出动人的时光流转。
抽时间去看看吧,相信定会不虚此行。如果你还觉得不过瘾,那还有四场关于敦煌学的讲座等着你。浙江美术馆将在12月28日下午举办由樊锦诗主讲的“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12月29日下午由赵声良主讲的“敦煌飞天艺术”;中国丝绸博物馆也将在12月29日全天举行“敦煌与丝绸之路”学术讨论会暨学术讲座,主题分别是“敦煌学研究的新收获与新动向”和“敦煌与丝绸”。
让我们循着壁画上的踪迹,逆着时光,穿越千年岁月,回到它们最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