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萧山一企业让员工学会感恩

一本收支账 点滴记亲情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高祎钦 华夏

  捧着自己的“亲情账本”,丁乐冬的眼泪一下子浸湿了眼眶。“这本收支不平衡的账本,是我一辈子的财富。”丁乐冬说。

  丁乐冬是03省道东复线进化收费站的站长。今年3月,他所在的杭州萧山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新推出了一项亲情活动——给每位员工发了一本“亲情账本”,账本里的“收入”、“支出”、“预支”栏里分别详细记录每一笔来自父母、亲人的亲情收入、支出和想要为他们做的事,为的是让所有员工学会感恩。

  “刚得知要写‘亲情’点滴,我们一时想不出太多的内容,也不知道要从哪里写起,有种挤牙膏的感觉。”丁乐冬说,“新政”一推出就被一些员工和干部怀疑是作秀、是“一阵风”。

  然而,当大家陆续完成了第一篇后,回忆翻江倒海一下子涌了出来。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下笔的运营部工作人员沈静,拿着“账本”回到绍兴老家,和父母一起回忆起过往。“和父母一起回想起儿时的场景,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伴着有苦有甜的思绪,大家不断地更新“收入”栏里的内容,可翻到“支出”栏,不少员工面露羞色。

  “填写支出时,发现少得可怜,‘账本’出现了严重的收支不平衡。”杭金衢浦阳站管理员朱红芳说,与父母的付出相比,自己为父母所做的就显得很渺小。

  拿出自己第一份工资孝敬父母、陪父亲检查身体、帮助父母做些体力活、开车带父母出去转转……在“支出”栏里,丁乐冬写下了不少为父母做的事情。

  他最遗憾的是在父亲健康时,未能满足父亲去北京的愿望。于是,在他的“预支”栏里,写着要带父母去雷峰塔,感受一下西湖全景;春节再开车载父母去上海。

  “以往我们都忙着工作,和岳父母交流的也没有那么多,开始记录‘收支’后,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03省道萧山收费站副站长姜春雷说。

  “下岗的那天,我一晚上没睡,母亲陪着我也一晚上没睡。”、“以前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好,都是理所应当的,但写到‘支出’的时候,真的是太平淡了,我要好好报答我的父母。”、“原来都是有事情的时候联系父母,现在我有事没事都给父母打打电话。”……

  工作之余,同事们也相互之间交流着。成长的路上,无论是欢笑还是悲伤,父母、亲人都参与其中,这份朴实无华的爱成了他们现在努力奋斗的目标。“现在记录亲情的故事早已不是任务,而是对父母亲人的感恩,每一次记录都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来报答他们。”

  令人欣喜的是,温暖人心的“孝”文化,也渐渐在企业员工的子女身上找寻到了影子。“上初中的女儿看见我平时在家里帮助婆婆洗衣服、洗碗,也会主动关心长辈,时不时给奶奶、给我捶捶背。”朱红芳笑着说,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她倍感欣慰。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一本收支账 点滴记亲情 2013-12-24 3306258 2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