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埠除灰记
——常山整治矿区改善城乡环境
记者 毛广绘
县委报道组 汪峻 胡江平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相传,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在路过常山时,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石灰吟》。
石灰石是常山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烧制石灰可追溯到宋代,明清时已颇成规模。一代又一代,石灰通过钱塘江水运,顺流而下,送到全国各地,石灰石矿区所在地因此得名“灰埠”,意即:运送石灰的码头。
千百年来,开发利用石灰石资源都是常山经济的最大支柱,但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样巨大。粉尘弥漫、植被破坏、作物减产。灰埠,成了灰蒙蒙的码头。清朝雍正年间,灰埠改名辉埠。一字之差,折射出当地人的蓝天愿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看着这里的村民生活在白茫茫的世界,常山县委书记王良春说:“整治石灰石矿区,不仅是为了保护钱江源头的蓝天碧水,更是让常山农民活得有尊严。”
辉埠除灰,时不我待。常山县启动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矛头直指千年石灰产业。县里重拳出击,整合7家石灰石矿山企业,关停89孔石灰立窑、171条钙加工生产线,开展18家轻钙企业环境整治,实施水泥企业脱硝工程及矿产品运输标准化。常山的目标是“一年出成效、三年见转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努力打造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石灰石矿区的中心是三衢山,被称作衢州的母亲山。卧龙、雄狮、巨象、神龟等,惟妙惟肖、气象万千的三衢石林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但是母亲山正面临被石灰“吃”掉的危险。“辉埠除灰”,就要从拯救三衢山破题。常山县委一把手负总责,举全县之力整治三衢山区域的资源和行业,恢复绿水青山,打造“最美衢州母亲山”。
以三衢石林景区为龙头,常山县加快景区开发建设,相继投入6000多万元,对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先后修建了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开发了天坑、紫藤峡谷、露营漫道、仙人洞等景点。今年,三衢石林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如今的三衢山又有了几分宋朝诗人所描绘的神韵。
回归的不仅是风光,还有田园生活。
三衢山下路里坑村,流水潺潺、翠竹依依。“三衢山庄”的招牌下,停满了各地牌照的车辆,主人刘小坑忙着招呼客人。
刘小坑曾是众多“石灰老板”之一,路里坑村最多时有22座石灰窑和32家石灰加工厂,刘小坑的石灰窑曾一直办到临近的村庄。关停石灰窑后,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尝试经营农家乐。如今,农家乐的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
现在,路里坑村已发展了10多家农家乐。周边的百姓也逐渐告别灰蒙蒙的生活,为农家乐种菜、养羊。天蓝了、水清了,办农家乐、卖土特产、当导游,第一代烧石灰的人,有很多已经或者正在转型吃 “生态饭”。
生活好了,还得有情趣。东乡村办公楼里,冬日寒风携着墨香暗来,村书画协会的30名“农民书法家”同时挥毫,他们正准备与县里的书画名家打擂台。一块牌匾惹人注目——“浙江书法村”,是省书法协会刚颁发的,还没来得及挂上墙。
徐作军握笔的手上满是刀刻般大印痕,那是早年烧石灰留下的印记。最早,他在石灰窑上帮别人烧石灰,后来办了自己的石灰厂,当了老板。石灰厂关掉后,他改做其他生意,空闲时练书法,作品得过衢州市的三等奖。他说,在白色世界里打拼了半辈子,最后,跳出白色世界,才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靠山吃山,关键在怎么吃。三衢山旅游开发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与其坐“吃”山空,不如守住青山绿水。
石灰老板张曙主动关停办了10多年的石灰窑,开始了新的追求:石灰立窑造型独特,有点像城堡,为什么不能改造成酒吧、茶馆或是舞台?对接三衢石林景区,张曙打算把自己的石灰窑改造成旅游服务中心,吃、住、玩、赏于一体。
事实上,常山县委、县政府在描绘一张更大的蓝图。宋畈北窑群是石灰工业最集中的区域,56公顷范围内,散落着59座立窑、30多家石灰钙企业,将在2015年6月前全部关停。常山县请来专家,做好规划,准备在此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摊开规划图,辉埠人的精神家园呼之欲出:靠山的立窑拆一部分复绿、复垦,还原山水田园风貌,集中展现农耕文化;留一部分建创意文化园,既有传统技艺的展示,也有现代创意文化的融入;划出一块地,集中石灰烧制、加工各个时期的工艺设施,建工业遗址公园,留住辉埠人对石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