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民警尤学军扎根乡村为民服务——
一辆老凤凰的18年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吴畅 范水女
高高的三角杠,老式的车把手,一位身高1米80的民警,骑着一辆明显上了年纪的凤凰牌自行车,“嘎吱嘎吱”,不疾不徐地前行……
这一幕,已整整上演了18年。
他,51岁的临海市公安局大洋派出所泾头项社区民警尤学军,就是骑着这辆有30多年历史的老凤凰,18年如一日,即使前年确诊患甲状腺癌,仍坚持穿行在辖区12个村的田陌小路上,也骑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坎里。
一个老民警,一辆老凤凰,就像穿越时空的不变风景,踏实而温暖……
“嘎吱嘎吱……”尤学军又骑着那辆老凤凰出发了。路上的回头率很高。
“老尤,你来得正好,快上来坐一坐。”国庆村党支部书记林邦青在村办公楼二楼一看到尤学军骑车进村,就大声招呼。
村委会班子即将换届选举,林邦青很想听听尤学军的建议。
“老尤做了18年社区民警,几乎天天都在村子里转悠,村民都熟悉他,他说的话,也特别管用。”林邦青说,遇到什么大事、难事,也习惯找尤学军商量,“这么多年来,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会感到格外踏实。”
对尤学军,海通控股集团总经理朱辉很感激。尤学军辖区内的德仁集团,被海通控股集团兼并,800多名员工安置成了难题。“那几个月,老尤天天起早摸黑,骑着那辆老凤凰来公司做工作。我发现,他和这些老员工都很熟悉,只要他出现,他们就特别好说话。”
踏实之中,有信任,更有温暖。村民老张还做了一件令其他村民瞠目结舌的事:带着尤学军去抓自己的女儿。
原来,老张的女儿不慎染上毒瘾并作案在逃。尤学军多次上门,希望老张劝女儿投案自首,争取从轻处罚。“我和尤警官很熟,我相信他是真心为我女儿着想。”经老张亲自劝说,女儿决定自首,谁知路上遭遇车祸受伤,惊恐之下,又消失了。“我跟尤警官解释,他非但没有怀疑,还很关心我女儿的受伤情况,后来还特地换便服去抓。”老张感激地说。
泾头项社区位于临海城乡接合部,有12个行政村,18000多人,其中近半数为暂住人口。临海市公安局曾作过一次抽查,发现九成多的暂住人口熟悉尤学军。
拥有驾驶执照的尤学军解释说:不管多窄的路,骑车都进得去,没有距离感,大家不会把我当外人看。
善小勤为之,敦行方致远,他对待群众如同爱护车子,用心而专一……
尤学军骑的那辆老凤凰,堪称传奇。
它是尤学军的岳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凭票买来的,1995年尤学军调到大洋派出所做社区民警,岳父就把车子给了他。
“车架子依然硬朗得很,载两三百斤不成问题。”体重95公斤的尤学军笑着说,其实与老百姓相处,跟爱护自行车的道理相通。“车子质量再好,一旦疏于日常保养,也用不久。与老百姓的感情,只有时刻用心呵护,才能越来越牢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说起尤学军,村民柳某有说不完的话。17年前,年少的他因犯盗窃罪被判无期徒刑。今年上半年出狱后,他认为是当年那个村干部告密,才“毁”了他的人生,扬言要“以命偿还”。
尤学军得知后多次上门劝导,柳某终于打消了报复念头,提出想做小生意。尤学军说服村干部将一块临街的空地租给柳某开洗车店,并动员大家照顾生意。如今已娶了媳妇的柳某对记者说:“如果不是尤警官,我可能又出事蹲牢房了。”
老远听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村民李大嫂就知道是尤学军来了。她丈夫的弟弟患有精神疾病,有暴力倾向。
“我们一直很想把小叔子从精神病院接回来,但又怕他发病伤人。”李大嫂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尤警官知道我们生活困难,经常过来帮忙,还给小叔子办了低保。
每次进村,尤学军的车篮子里,总会放着一个本子。辖区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他分门别类地记在本子上。“社区里有什么事,他都了如指掌。”大洋派出所教导员杨荣新说。
不偏不倚,从来不急躁,他讷于言辞却是调解高手,公正而可信……
饭桌上谈感情,是民间习俗。尤学军这个18年来天天骑着老凤凰进村的社区民警,却没有接受过村民一次吃请。
山峰村有两个村民为新居门窗的朝向闹得不可开交。小小一件事,老尤跑了好多趟,终于协调成功。两个村民都把尤学军当成了朋友,可是他们觉得奇怪,不管每次调解到多晚,还是调解成功后双方一起请吃饭,都被尤学军婉拒了。
“做调解,其实和骑自行车的道理类似,不偏不倚、不急不躁,才能又稳又快。”尤学军解释说,老百姓很质朴,也很敏感,“如果你和哪个村民稍微亲近一点,就算只是去谁家吃碗面,今后一旦遇到什么矛盾纠纷,别的村民也会觉得你是在帮对方讲话。”
村民们遇到大事、难事时,也特别信任这个说话慢条斯理、腼腆细声的社区民警。
麻地头村和狮云村挨得很近,主要饮用水源都来自麻地头山上。今年夏天大旱,麻地头村私下将进水管从小口径换成大口径,结果狮云村没水喝了,气愤的村民将麻地头村的进水管截断。
就在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之际,老尤骑着老凤凰来了,当天就把事情调查得清清楚楚。晚上,他把双方村干部叫到一起,一条条地细细分析:大旱天,大家都急需用水,但狮云村还有其他水源,应该多体谅对方的难处,而麻地头村一开始的做法也欠妥,要先道歉……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和解协议。
这两年,尤学军调解村民矛盾纠纷200余起,调结率98%以上。“没有人天生不讲道理,讲透法、情、理后,再适当给个台阶下,再无理的人也不会太为难你。”尤学军说,“我很享受这种和百姓‘一家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