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普京与上千记者“交锋”

“绵里藏针”展示俄外交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月19日电

  记者 赵嫣 刘越 刘怡然

  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莫斯科举行年度大型记者会,超过1300名各国记者参加。在4小时内,普京回答了50多个问题,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社会、教育等方面。

  在上述诸多方面,俄罗斯外交成绩可圈可点,普京用一种“温和”方式不断巩固俄罗斯的外交大国地位,并“绵里藏针”地展示俄外交政策。

  俄欧角力不松口

  近来,乌克兰局势成为热点,该国因暂停入欧进程而爆发抗议活动。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盟的“缓冲地带”,战略地位对俄欧双方都至关重要,俄对乌的最新立场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当日记者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俄罗斯为何大幅下调对乌天然气报价并购买乌欧元债券。普京说,乌克兰正处于困境中,面临经济、社会、政治等难题。“我们经常说这是我们的‘兄弟国家’,当乌克兰遇到困难时,我们作为亲人就应该支持它、帮助它。请相信我,这就是我们做出决定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在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事上,普京保持一贯强硬的立场。他强调,俄罗斯一直不反对乌方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但是俄罗斯必须保护自己的市场、自己的经济。他警告说,“如果乌克兰向欧盟打开了大门,那么我们不得不关闭目前在自贸区框架下向乌克兰敞开的大门”。

  坦言不识斯诺登

  普京在回答俄罗斯记者有关斯诺登的问题时说,自己个人并不认识斯诺登,从来没有与后者见过面。普京说,斯诺登需要自己确定未来的生活,俄方不会帮助他、也不会阻碍他,而只是给他提供避难场所。对于斯诺登最终选择公开他所从事过的美国“棱镜”监听项目,普京说,“他才30岁出头,却做出了高尚的但艰难的选择。”普京说,俄罗斯特工部门以前和现在都没有同斯诺登进行合作,也没有要求斯诺登供认他曾经工作过的机构在俄罗斯从事了哪些活动。

  此外,普京还不忘顺便揶揄一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当被美国记者问到斯诺登事件对俄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时,普京半开玩笑地说,在斯诺登披露“棱镜”项目之后,他开始羡慕奥巴马,因为奥巴马“可以这么做,而且不会因此而怎样”。

  反对美制裁伊朗

  关于与伊朗的关系,普京表示,伊朗是俄罗斯的邻国,也是俄罗斯在该地区列为优先发展的伙伴之一,俄方愿意同伊朗在各个方面发展关系。

  普京表示,俄罗斯为解决叙利亚和伊朗核问题做出了显著贡献,但不是靠一己之力,而是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说,“没有与美国、欧洲和中国同仁的共同努力,取得这些成果是不可能的。”

  同时普京表示,他已经收到伊朗总统的邀请,尽管日期未定,但他将会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普京反对美国对伊朗制裁,称美国对伊朗制裁的举措将会适得其反,“美国的这些制裁不会给(伊核)问题的最终解决带来任何帮助”。普京还重申了俄方的立场,即伊朗享有发展高科技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社会无权对伊朗做出歧视性限制。

  祝贺中国登月球

  谈到俄中关系,普京说,俄中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仍在延续,两国还将继续在高科技领域加强合作。他表示,俄方高兴地看到中方为提升双边贸易作出的努力,尤其在机械制造、能源、开发太空等方面。

  普京特意对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他说,全世界,包括俄罗斯在内,都在期待中国这次探月任务所取得的成果,而这次任务本身也证明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

  绵里藏针求实效

  2013年俄罗斯外交亮点颇多。俄媒普遍认为,俄罗斯提出化解叙利亚化武危机计划以及积极参与解决伊朗核问题,这是普京在外交上的重大成果。

  普京在记者会上说,俄罗斯深感骄傲的一点在于,“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成果和实现这些成果的方式、立场符合国际法根本原则,我们将继续与各伙伴国一同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关键作用。”

  从叙利亚危机、伊核问题等国际事件可以看出,俄美关系在2013年并不平静,两国在国际事务上有合作,但双边交往处于较低水平。

  关于俄美间一直悬而未决的反导问题,普京重申,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对俄罗斯造成威胁,俄罗斯必须作出反应,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接壤地区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是一种有效的反制措施,但并非唯一措施。

  普京还就美国“窃听门”事件说,监听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反恐,但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同时达成一些约定,其中包括道德方面。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普京与上千记者“交锋” 2013-12-21 3304787 2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