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新闻时评

决定前途命运的战略抉择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高是高水平,新是新技术,要体现高新含量,不能搞粗放经营、什么‘菜’都装进高新区的筐子里。”

决定前途命运的战略抉择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

  周国辉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离京到各地考察期间,多次讲到科技创新。除8月底大连之行外,我记忆特别深的还有,今年3月在政协科技界别组讨论时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方向;7月17日到中科院视察,参观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并同中科院负责人和院士座谈;4天后又南下武汉,考察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光谷;9月30日,携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走出红墙,到北京中关村进行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这一连串动作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其主题词是:创新驱动发展。

  细读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讲话,确实感到站位高、视野广、理念新、做派实,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一个重要判断。总书记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已经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一个宏大目标。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一个基本现实。总书记说,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差异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艰难,不能走老路,又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就只能走科学发展之路。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是走不通的,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一个战略抉择。总书记说,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増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一个科学途径。总书记说,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促进两者紧密结合。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创新型国家。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关键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要增强创新自信,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领跑。总书记是希望中国科技要从跟随者变为领跑者。

  一个要害关键。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发挥巿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个核心要素。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一个重大平台。总书记指出,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高新区要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不能装进篮子都是“菜”。希望高新区抓好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组合,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落实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上。

  总书记正是从时代大趋势、历史大使命和现实大国情的宽阔视野上,深刻论述了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重大历史和现实命题的意义、内涵、路径,并用“筐子”做比喻,形象、生动地指出了高新区建设应有的理念、格局、眼光和作风,对我们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科技改革和创新工作,充分发挥高新区的核心引领作用,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我们要反复学习、细细琢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坚决反对和克服高新区发展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把高新区办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两化融合的先行区、科技改革的试验区、协同创新的示范区、产城融合和生态文明的新社区。

  【作者单位:省科技厅】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6 决定前途命运的战略抉择 2013-12-21 浙江日报2013-12-2100011;3300928 2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