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六年后,垃圾去哪儿》之二

垃圾分类“理还乱”

  本报杭州12月19日讯

  记者 聂伟霞

  上午9时,杭州环境集团垃圾清运工张恭邱开着4桶装的小型垃圾车来到新坝小区,运走清晨还没运完的黄色垃圾桶。

  停好车,张师傅径自走到小区里。一绿一黄两个垃圾筒静静地“站”在小区第三幢楼的拐角处,刚被清空不久的绿筒中又装了半筒垃圾,里面有丢弃的玻璃瓶、硬纸板等,黄色的筒里装满了垃圾,里面有四五袋绿色厨余垃圾混装。

  张恭邱迅速地把黄筒里的厨余垃圾装入绿筒中,再把绿筒中的硬纸板、玻璃瓶装在黄筒中。“垃圾不分类好,绿筒里的可回收垃圾都要被填埋。”张恭邱说。

  今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但据杭州市生活固体废物处置监管中心统计,今年1至9月,市区垃圾平均分类准确率为70%左右。每天运往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5000吨生活垃圾中,还有1000吨左右像玻璃瓶、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站错位置”,加速消耗天子岭“寿命”。

  说话间,陆续有5位市民下楼扔垃圾,有3位按要求扔进垃圾桶,还有两位没有按要求随意扔。“看,扔到绿筒的那袋厨余垃圾袋里还有许多玻璃瓶、塑料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做了10多年保洁员的张恭邱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眼分辨出。

  “垃圾分类需要持之以恒。近段时间,垃圾混装、混筒不文明现象有所抬头。有些居民在家分类好了,为图方便,看哪只垃圾筒空的或者盖子打开的就往里扔;少数居民还没进行分类,也不分筒扔。”张恭邱说。

  “居民的意识是影响垃圾分类的最主要困难。” 杭州市生活固体废物处置监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近两年,各城区、街道、社区各施奇招,采用“实户制”、“党员实名制”、“二维码”、“编码袋”、“垃圾不落地”等分类投放监督方式以提高垃圾分类实效,但许多市民认为,各级政府部门还需及时制定垃圾分类的奖罚等长效机制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 短评

  “1吨废物=700公斤的错误条件+200公斤的懒惰思想+100公斤真正的废物。”这是德国教育和科学部分管环境技术负责人舒尔茨先生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德国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治理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垃圾在精确的分类后得到循环利用而成为一个没有“垃圾”的清洁国家。

  垃圾与人类共生,在有人类的同时,就有垃圾产生。记得老子曾说过“人无弃人,物无弃物”的理念,如果我们彻底地将垃圾分类完毕,接踵而来的资源化处理就变得顺畅了。

  其实目前杭城许多小区为垃圾分类而各显神通,智能化垃圾箱、数据化管理等,都是为了运到处置终点站的垃圾袋袋“一清二楚”。

  有人建议,应像禁止酒驾一样,给垃圾分类立法,才能实现100%的分类精确率。在没有相应的立法出来之前,我们应该从“善小而为”起步。从今天起,坚持看准小区垃圾箱的颜色,把提着的垃圾准确地归类,并尽量减少“不可回收”的数量。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垃圾分类“理还乱” 2013-12-20 3303397 2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