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育开放经济新优势
■ 王祖强
2003年7月,省委针对浙江资源紧缺、环境容量小等制约要素,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把“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要“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而且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10年来,浙江积极主动地实施“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决策,不仅促进了长三角经济融合与发展,而且成为发展浙江、提升浙江的重要“引擎”。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提升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功能,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主体区。杭州、宁波等大城市通过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已经成为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地,长三角次级金融中心,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高级管理和服务的输出地,产业扩散、资本运营的基地,浙江民营企业集团的总部集中地,以及世界500强高端服务产业的承接地。
第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创新源头。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环杭州湾地区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竞争优势,许多企业正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低成本劳动支撑向科技创新支撑的转变。
第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成为长三角资本集聚和扩散的枢纽。浙商把长三角作为民营资本集聚和扩散的枢纽,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浙商已成为全国最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有超过600万浙商在全国各地投资创业,150万浙江人在世界各地创业经商。
第四,率先消除城乡与区域差距,成为长三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浙江作为一个率先发展、走在前列的省份,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第五,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统一大市场,成为长三角市场化改革先行区。浙江率先拆除行政区划篱笆,致力于统一大市场建设,尽可能让各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如何利用国家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重大机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呢?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着眼于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抓住国家加快自贸区建设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重大契机,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力。浙江应着眼于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准确定位自身在长三角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级城市群、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培育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浙江应深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等四大国家战略,注意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突出国家级、综合性和国际化,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为政策性诉求。实施四大国家战略的本质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浙江经济国际竞争力,其生命力、驱动力在于“试”,在于先行先试。具体来说,第一,申报设立舟山自由贸易区,借势发展,错位发展。按照国务院要求,上海自贸区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作为邻居的浙江可以从中借力发展。第二,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类似自贸区管理模式。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管理模式,改革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构建新型贸易方式,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促进贸易便利化,形成新型贸易体制框架。第三,加大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力度,打造浙江金融产业新平台和新优势。浙江应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优势,发展网络金融,打造一批互联网金融集聚区,培育金融产业竞争新优势。第四,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要厘清地方政府权责边界,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
【作者为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