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记者走近杭城流浪者

寒冬,他们更需温暖

  记者 张丽 通讯员 陈勇

  本报杭州12月19日讯 繁忙的都市,很少有人注意到,天桥下面,有人已两天没有吃饭;银行门口,有人的被子已被雨水打湿。他们是都市隐形人——流浪者,即便气温骤降至零度,他们宁愿在冬天里流浪,也不去救助站。

  早在2003年8月,国家就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实行10年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为何还是不少?他们为何不愿接受救助?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不愿去救助站

  一场冬雨,将杭州的气温拉低至零度。晚上8时许,杭州市救助站站长赖勤和她的同事们,将100件棉衣、20多条棉被、食物扛到了小面包车上,开始去街面上巡查,“如果能劝回站里最好,否则只能给他们一些保暖用品”。

  龙翔桥是杭州的繁华商业区,白天人潮涌动,晚上成了流浪者落脚的地方。在一家肯德基门口,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了一些纸板、破棉絮,表明这里已有人“居住”。赖勤估算了一下,这家肯德基门口晚上至少要“住”7个人。此时,只有一个人躺在角落里,从头到脚,被一床已经泛黄的被子裹得严严实实。

  “你这样睡不冷吗?”赖勤连问了3遍,对方才不耐烦地回道:“什么事?”

  “我们是救助站的,来给你送棉衣。”赖勤继续说道。“放在脚后面!”对方不耐烦。

  “天气这么冷,要么你和我们一起回救助站吧。”对方始终不愿意将头露出来,凶巴巴地喊道:“走开!”

  对于这样的场景,赖勤早已习惯。去年冬天,杭州遭遇雪灾,温度降到零下,赖勤和同事们连续半个多月,每天晚上都去街上劝说流浪者到救助站,结果只有一个发烧的流浪者答应回去。

  这天亦是如此,赖勤和同事们分兵两路,分别去清泰立交桥下、中河立交桥下、城站火车站等地,劝了70多个流浪者,但没有一个人答应去救助站。

  挣多少吃多少

  今年43岁的吴友明,贵州凯里人,如今他早已记不清自己是哪一年到杭州的。白天,他在这个城市捡拾瓶子,晚上便睡在龙翔桥附近的肯德基门口。

  “天气这么冷,你怎么睡?”面对记者的疑问,他指了指旁边的袋子说:“里面有毯子,我全部的家当都在里面。”

  吴友明说,他去过3次救助站,“他们会给我买回家的车票,但我不需要车票。”其实,他刚来杭州时,也打过工,因为脾气暴躁,和老板不和,才过起了流浪生活。在外人眼里,他显然没有融进这座城市,可他自己早已离不开这座城市。说到以后年老了怎么办,吴友明低下头,没有说话。

  在城站火车站地下一层,一位老人白须飘飘,衣服破了,裸露出白色棉絮。老人姓韩,今年68岁,河南人。每到下雨天,老韩的关节就疼得厉害,只能拄着拐杖走路。“救助站不能长期管你,去了也就吃上几顿饱饭。”老韩说,在外面挣多少吃多少,挺自由。

  救助需要协力

  位于西溪路870号的杭州市救助站,对于很多流浪者来说很熟悉。这里有热水可以洗澡,有可口的饭菜,有床可以睡,还有空调。可即便是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救助站的90张床位也只睡了30多个人。

  “临时性的救助,解决不了流浪者的长期问题。”长期从事救助工作的赖勤说,“所以我们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他们不接受现在的救助政策。”每到盛夏和寒冬,赖勤和同事们就会去街上巡查,送上清凉或保暖用品,工作辛苦,还常常被认为是作秀。

  赖勤一直期盼,就是希望杭州各个区建立分站,为确实有困难的人提供临时性的住宿和食物。“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弊端,就是怕到时候一些好吃懒做的人也会进来。”

  对此,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觉得,政府要承担起最基本的救助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民间慈善、福利机构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有关部门可以开展技能培训,让流浪者有一技之长;或是通过社区、企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让其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自食其力。”

  [■ 记者手记]

  流浪者的存在,是个人的不幸,亦是文明社会的亏欠。他们的存在,时刻提醒大家,我们做得还不够。流浪乞讨是一种求生方式,他们和你我一样,有名有姓,有喜怒哀乐,有权利,也有尊严。社会发展至今,需要政府的手来帮助弱者,也需要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进来,从物质、技能、精神等各个层面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寒冬,他们更需温暖 2013-12-20 3300161 2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