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文体

新昌老人研究发现许多唐诗吟咏 山

走在千年诗意中

  记者 童桦 县委报道组 孙艺秋

  本报讯 新昌永安巷,还是那间老房,还是那扇满是小洞的木门。快一年了,记者再次见到了门后那张熟悉、却又有些不同的笑脸,那是岁月的痕迹。

  “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者竺岳兵就要80岁了。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光,却完全被他用来潜心研究浙东唐诗之路。“我正在写一本关于   (读作“昂”)山的书,   山位于新昌县东部和嵊州市南,它在东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对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未等我们坐下,竺岳兵便拿出了自己的书稿。

  这部书稿预计12万字,明年4月完成。竺岳兵说,他从1984年开始研究“浙东唐诗之路”,同时发现了   山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印证作用。“这是唐诗之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空白,史志上只有《东   志略》,在当下的学术专著中,也很少有人提到   山,这座山几乎被历史遗忘了。”他拿起笔在纸上勾画起来,“   山就在新昌东部。据我调查发现,东晋时期有多位名人隐居于此,许多唐代诗人为了追思他们,也都到过此处。”

  历史发展有其逻辑,诗歌之路同样如此。中国是诗的国度,盛唐则是诗国最为繁荣的时代。“千岩万壑”的浙东山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唐代诗人十分向往的精神乐园,有450多位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吟咏不绝,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使浙东一带再次成为唐诗发展中一个特异的地区。

  “浙东唐诗之路”从浙东运河西起绍兴、东至宁波,从嵊新过天台山下温岭、温州的唐诗之路上。这条路主要是水路,水路难以为继之处便舍舟登岸。沿途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茂林修竹,清溪浅滩,竹筏木舟,古寺道观,村野牧歌,目不暇接……

  如今,学者和专家对浙东唐诗之路的挖掘和整理,使得它在浩渺的历史时空中逐渐凸显出来,留给今人无数的遐想。1991年,竺岳兵提出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此后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对其展开整理和研究。直到近些年来,将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成了他们共同的愿望。但在美好愿景之下,现实中却存在许多棘手的事。

  “有学者说唐诗之路没有历史遗迹,如果仅凭诗歌很难申遗成功。”一直力推申遗工作的竺岳兵明白,如果不找出一些相关遗迹,申遗进程只会停滞不前,“但现在城市建设对遗迹的破坏很严重,新昌去年还有一座唐代道观的残破墙角,可算作申遗实物,但今年已经被完全拆掉,成了新房。”

  但更让人担心的是耄耋之年竺岳兵的身体状况。他身为宁波大学兼职教授,曾为了在今年赶出论文而连续一月足不出户专心写作,最终压迫了右腿的血管,行动变得不便。“过去几年我有几次因为过度劳累而脑溢血,是真正的风烛残年,有些朋友劝我放下研究,安享晚年,但我真的放不下浙东唐诗之路啊!”

  或许是这一股子精气神,支撑着竺岳兵继续埋头于故纸堆中,也让他抓紧这每分每秒都在逝去的时间。起床后,他会在穿衣服时顺便开灯;穿裤子时,会一边打开电脑电源。竺岳兵每天都会到家后的山上走走,“上山下山一共400级阶梯,我边走边思考,顺便也锻炼身体。”他说,浙江省研究唐诗的人目前还不多,他必须用仅有的时间挖掘、整理出更多的资料,这也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尽管申遗之路颇为曲折,但竺岳兵一直抱着希望。“我研究浙东唐诗之路近30年,会一直坚持下去。”他说,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还想写一本《李白传》,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李白。”

  走在唐诗之路上,走在明山秀水间,走在千年流淌的诗情画意里,人们忍不住回头张望。大唐诗人们的身影已化作烟云,但诗的魅力却依然光鲜如初。


浙江日报 人文·文体 00014 走在千年诗意中 2013-12-19 浙江日报2013-12-1900008 2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