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有没有”大家谈
简政放权 攻坚克难
【人物】谢力群(中),省发改委主任
【我说改革】夏宝龙书记 “四个有没有”的发问,直指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答题。发改委作为综合经济部门,承担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多项改革牵头任务,包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新一轮强镇扩权改革、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等,在深化改革方面任务艰巨、责无旁贷。
要围绕夏书记的“四个有没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既要进一步发扬敢闯敢冒的劲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扎实有效地推进发改委牵头的每一项改革举措的落实。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精减下放审批事项和管理权限的同时,开展取消和下放权力后的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等制度研究。二是启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抓紧提出“负面清单”外企业投资项目一律取消审批的改革思路,并研究亩均税收、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及具体监管办法。三是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四是着力加强海洋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铁路建设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抓好一批重要改革试点,为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作出积极贡献。也要进一步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清理权力清单,注重加强自身职能转变和改革,把转职能、重谋划、强服务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清理、下放委内审批事项,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认真研究与新形势下发展改革各项职能运行相适应的内部运行机制。
【人物】张善坤(右一),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海经办专职副主任
【我说改革】夏书记发问“四个有没有”,让人如闻晨钟,发人深省。对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而言,“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还有没有”,也是最大程度发挥浙江海洋资源、区位条件等综合优势,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的关键所在。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级有关部门和各沿海市县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凭海域使用权证直接办理基本建设项目相关手续、建立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扩大舟山口岸开放等方面作了先行先试。下一步,我省还将着力在舟山自贸区申报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建立省级海洋经济投融资平台、实施海域使用权转让、加强海洋资源统筹管控、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推动港产城统筹发展、建立跨区域重要海湾统筹发展协调机制、创新海洋综合执法体制、加强海陆联动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人物】郑学军,舟山群岛新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我说改革】新区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把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目前,无论从市场发展的规律还是从现实生活来看,行政体制改革都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性问题,也是继续发挥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的着力点所在。
今年以来,舟山群岛新区以“三强三优”为重点创新行政体制,打响了全面推进新区体制改革的第一仗。但着眼更大程度开放和更高水平开发,新区行政体制改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关键的问题,不是看减了多少机构、减了多少编制,要看是否真正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服务意识和办事效能是否提高,社会活力是否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新区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有没有更好地发挥。
行政体制改革说到底是简政放权,要在“简”和“放”上做足文章。参考上海的做法,新区要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开放除负面清单以外的所有领域,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审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要一律取消审批。同时体制优势是相对的,舟山群岛新区必须在“无审批”或者“零审批”方面积极探索、走出路子,那才叫真正的竞争力,行政效率高起来了,商务环境才会好起来,新区开发建设才会大大提速。
【人物】张震宇,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温州市金融办主任
【我说改革】夏宝龙书记“四个有没有”的发问,深刻而冷静,对于“临危受命”的“温州金改”而言,既是一种自我反省,更昭示出寻求突破的坚定决心。
一年多来,“温州金改”围绕服务实体核心使命,艰难突破,漫漫求索,为企业融资“破难”注入了“缓释剂”。
然而,改革长期性目标和“救急性”破难需求的矛盾就像一个结,为难着“金改人”,也困扰着企业家——“金改”红利的释放速度跟不上企业融资的需求,企业仍然倍感时艰。这个纠结的存在,既有宏观经济的因素,也有温州长期以来地方金融与国家在温金融机构发展不协调、非银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不协调、直接融资与金融间接融资发展不协调等“先天不足”的影响。同时,信用体系的破坏,中小企业经营和公司治理本身存在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亟须一套改革“组合拳”来实现标本兼治。
预计到年底,温州将新增股份制企业100多家,为温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总和,但这还不够,我们将通过努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新增数达到500家,通过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企业融资打好基础,这是“治本”;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将更加贴近小微企业,尤其在直接融资产品的底层创新中,将更加处理好政府项目和小微企业需求的关系,同时不断完善信用体系,以信用取得信贷,这是“治标”。我们坚信,有顶层设计的先发优势,有自我革命的“温州精神”,“温州金改”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道路。
【人物】张晓刚,义乌市工商局副局长
【我说改革】夏书记问的“四个有没有”是一面镜子,要随时用来照我们自我革命的精神还有没有?敢闯敢冒的劲头还有没有?
义乌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主体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已经成为全国县级市当中市场主体最为集中、结构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义乌工商局就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敢于担责的勇气,自我放权、自我减权、自我加压,率先在全省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商事主体准入更便捷、经营更自由、发展更健康。
目前,我们在第一轮商改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第二轮商改,内容包括试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探索试行取消注册资本限制、扩大免于提交验资报告范围、放宽住所登记条件、扩大筹建执照办理范围、改革企业年度检验制度等。我们会更加努力地推进义乌商改深入进行,将义乌打造成“审批最快、服务最优、保障最好”的工商示范区。
【人物】杨耿彪,台州市金融办副主任
【我说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条自我革新之路。当下,信息不对称、融资担保难,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两大难题。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了解渠道,不敢轻易贷款。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缺乏有效抵押物。
要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必须从创新政府服务入手。我们正尝试结合台州实际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上个月揭牌的金融服务信用信息中心,将分散在12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为银行提供信用信息查询和风险服务,也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征信服务,旨在解决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期揭牌的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运行中心,通过政府主导、银行参与,尝试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当然,要让基金规范运行做大规模,可持续运行下去,我们还需要为政府、银行、企业间防范操作风险建立一系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