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雾霾改变了什么?

  蒋卫阳

  很久没有仰望天空,这一次当我们意识到什么,繁忙中抬起头,看到的却是遮天盖地的雾霾:进入12月以来,长三角遭遇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轮雾霾污染,本次污染过程呈明显区域性,江苏、安徽、山东和浙江等地主要城市都达到重度或严重污染。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8日早晨,我国受雾霾天气影响范围较大,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东部、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均出现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大雾。

  雾霾何来?据环保部有关人士分析,大气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包括机动车和工业排放,虽然有天气条件的关系,但是,根源还是在于污染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过去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过分强调GDP的增长,在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较大损害,留下许多矛盾和隐患。有专家指出,“此次大气污染跨越多个地区,这个问题不是单独某地区开展应急措施就能解决,长期来看,应该从监测和应急转向大规模的减排。”

  治理雾霾,固然离不开这些整体配套改进措施,但作为与环境形影不离的每一个个体,我们是否反思过自身的环境观念和传统习俗呢?

  就在雾霾锁城的时候,杭州街头依然不时可以听见刺耳的鞭炮声,那是在传递婚嫁的信息和喜庆。人生大事,怠慢不得,但我们是否也能改一改燃放鞭炮这一沿袭已久的习俗呢?研究表明,燃放鞭炮烟花产生的颗粒直径主要集中在0.8微米,最小的才0.2微米,而这些小粒子更容易进入人体,威胁健康,因此燃放鞭炮的污染物比PM2.5更危险。而中国的春节放烟花爆竹,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浓度每立方米超过了200毫克。

  还有似乎是老生常谈的禁烟问题,不少地方采取制订法规、专人巡视、罚款等方式,可是仍然没有改变公众场合屡有吞云吐雾的现象……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似乎这些小节不足以成大患。但向来重视修身的中华民族,对此早有答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天对污染的轻视,很可能成为明天对环境问题的放纵。

  雾霾围城,也有人打起了冲出围城的主意:远走高飞,雾霾咱惹不起可躲得起。但这是一种短浅的目光。有一个最新例子颇能说明问题。广西巴马因“长寿之乡”闻名而涌入大量养生者。当地房产业迅速兴起, 满载砂石的卡车来来回回穿过,将当地变成一个大工地;更恼人的是,一些外来者还跳入当地人祖祖辈辈的水源地游泳、泡澡,致使当地水源无法饮用……可见落后的观念不变,适合我们生存的环境就越来越小,最后逃无可逃。

  经济学里有个外部性理论,指的是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毫无疑问,雾霾的影响属于负外部性,但其制造者也终难躲避环境的惩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心声,我们必须将它落到实处。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雾霾改变了什么? 2013-12-11 3288087 2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