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橘子的通途

  陆遥

  寻访橘园,橘农随手摘下橘子,塞到我手里。“吃吃吃,刚摘的,好吃。”伸手去接时,看到橘农满脸的自信。此情此景,实在无法想象数年前衢州橘农的悲情。

  衢州种橘历史悠久,据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记载:“瀫水又东,定阳溪水注之,水上承信安县之苏姥布……径定阳县,夹岸缘溪,悉生支竹及芳枳、木连、杂以霜菊、金橙,白沙细石,状如凝雪。”文中信安即为今日衢州。研究柑橘近三十年的方培林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靠着种橘,衢州农村里盖起了一幢幢小楼,也走出了一个个大学生。

  在如此经济效益面前,种植面迅速扩大。2008年,受冻灾和四川柑橘大实蝇事件的影响,衢州柑橘遭受重创,成筐的橘子堆在路边,5元一筐地贱卖,橘农受到重创。

  好的柑橘不怕多,“三寸喉咙海样深”。面对优质柑橘的产能太小,普通柑橘的产能又过大,衢州决心走出“千家万户生产、千军万马贩销”的初级阶段,提升组织化程度。

  叶先明的另一个身份是衢州市柯城区柑橘协会会长,采访中,他频频提到了政府“给力”。

  力使在哪?以柑橘营销和产业链完善为先导,逐步推进“三疏一改”等生产技术。“卖橘难”一出现,靠各地领导“赶场摆摊”卖“爱心橘”,或喊句“到周迅家乡,看橘子红了”的口号,或只埋头抓技术改革,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有效的给力是,以销定产,长期、实在地帮助橘农建立统一品牌、营销模式、固定渠道和增强加工能力,完善产业链,并提升生产技术,促进农户多产“好看又好吃”的柑橘。这样,农民方能摆脱产业单一化困局,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增收。

  柯城卖橘,做的可不单单是一橘多吃的简单买卖。从只求产量到精品柑橘,从遍地橘园到退橘改种,从小打小闹到自营出口,将生产优势转化成市场强势。头脑动起来了,脚步跟上去了,路便会越走越宽。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橘子的通途 2013-12-10 3283612 2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