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文章导航

白塔里藏着“生意经”

——探访杭氧生产试验功能兼具的“气体工厂”

  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方怡

  本报讯 在富阳新登工业开发区,一片灰色的厂房中间,杭州制氧机集团10余米高的白色巨塔高高伫立,格外醒目。

  “这就是我们杭氧在富阳的气体工厂。”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朔元6日告诉记者,这套每小时制氧量1.75万立方米的空分设备,是为开发区内的工业用气公司建设的,今年7月刚刚投入供气。

  “别看这套设备的制氧容量不大,它现在可是我们很重要的试验场。”朱朔元说,短短四个多月,富阳杭氧气体公司收集到的运行数据,成了杭氧监测设备运行、改进工艺和提升性能的最有效指标。

  作为国内最大的空分设备制造商,杭氧开发的产品大多是国内首台套,“但做出了第一个螃蟹,要找到敢吃的人却并不容易。”朱朔元说,大型的空分装备造价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用户在招标时慎之又慎,经常让企业提供同量级产品的应用业绩,“这让像杭氧这样的后起之秀很吃亏”。

  然而,幸运之门在无意当中被打开了。这些年,杭氧通过延伸产业链,在全国各地兴建气体工厂。这原本是由卖设备向卖空气的转型之举,但在这过程中杭氧突然发现:把这些自有的气体工厂当试验平台,新上产品没有业绩的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很多新产品,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气体公司中试验了,这对我们实现首台套的项目非常有利。”记者随朱朔元来到了杭氧临安的生产基地,在透平机械有限公司,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对空分设备的核心部件——氧气透平压缩机进行测试。

  “从上世纪70年代引进日立的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现在我们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透平压缩机,早就超过了祖师爷。”朱朔元说,现在普通的透平压缩机的机芯转速每分钟1.2万至1.6万转,而杭氧的透平压缩机最高可达6万转。

  目前,杭氧能设计制造每小时8万立方米等级的空分设备,还储备了制造每小时10万、12万立方米等级空分设备的研发设计技术,“而有了气体工厂这个‘试验场’,我们就可以加快各项技术的应用,为杭氧储备更多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杭氧集团董事长蒋明说。

  【记者手记】 让不少企业抓破头的“转型、升级”道路,有时就是结合得如此巧妙。在前些年国内空分市场并不景气的时候,杭氧集团及时调整,向下延伸产业链,实现设备制造商向生产服务商的转型。而与此同时,制造业升级之路也因此豁然铺平。

  【链接】 空气分离设备,是通过液化、精馏等方式从空气中分离出冶金、化工、石化、航天等支柱产业必需的氧气、氮气、氦气等工业气体,这些气体因其重要性被称作“制造业的血液”,而空分设备则是制造血液的“心脏”。目前,杭氧已经为江西、湖北、河北等15个省市的26家企业建成或正在兴建“气体工厂”。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白塔里藏着“生意经” 2013-12-08 3287366 2 2013年12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