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生能力国际评价夺“榜眼”——
高分未必就是低能
本报杭州12月6日讯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潘玮 孙菊红
“高分低能”曾让中国学生屡遭诟病,而新近出炉的2012年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成绩排名中,中国学生给了世界一个大大的震撼——上海学生和浙江学生分别获得全球“状元”和“榜眼”。
今天,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对外宣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结果显示,浙江学子在PISA测试中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素养均名列全球第二位,仅次于上海,这三项素养成绩较2009年分别提高了8.6%、4%和2.6%,其中阅读素养成绩从2009年的第六名一跃提升到了第二名。
那么,什么是PISA测试呢?
PISA是“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评估的是15岁学生在即将完成或完成义务教育之后,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PISA于2000年首次实施,其后每三年举行一次,测评领域主要为阅读、数学和科学,每次测评的重点在这三个核心领域之间轮换.
2012年全球共有65个国家(地区、经济体)参加正式测试,测评重点为数学。我国除上海以经济体身份独立参加正式测试外,北京房山区、天津、河北、江苏、吉林、海南、四川、云南、宁夏和我省共10个省(市)抽取普通教育学生样本参与了试点测试。
“PISA测试对于高考是有启发性的,PISA测试中会给出一幅画,这幅画中有成千上万的人,测试要求学生回答画中有多少人?显然,用最原始的方法一个个数是不靠谱的,所以PISA测试的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值,而是考察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的思维逻辑过程。”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介绍说,2012年PISA测试的样本与2009年完全一致,其中,农村学校占到了80%的比重,这也证明了我省的教育正逐渐趋于平衡。
中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重点考察的是中学学习的内容,而PISA的测试理念则在于测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我们教孩子的是昨天的知识,但是孩子要应对的是不可知的明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里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但是PISA考察的内容为学生通过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发展出的逻辑思维,检验的是从昨天的知识学习中得出的终身学习能力。”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一语中的。
PISA测试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测试,其测试题目是否会因出题国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理解歧义呢?“在正式测试之前,OECD都会组织一次试测,目的就是完善测试题。”省教育考试院评价处副处长李金波解释说,“OECD在出题之初,便会将文化背景的因素考虑在内,尽可能减少文化差异。”
据悉,2012年的测评对象为我省40所中学,每个学校35个学生样本。我省已确定参加2015年的PISA测试试点,2015年的重点测试领域为科学,并新增了财经素养和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内容,测试学校将会增加至100所,范围覆盖全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