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文体

本报记者走访杭州市级医院——

智慧医疗便民就诊

  本报杭州12月6日讯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俞欣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周益峰穿过走廊,径直走入病房。白大褂上的口袋里露出了半截IPAD的黑色屏幕,这个IPAD是他所使用的移动查房终端。

  打开IPAD,一个检索功能丰富的页面出现了:病人列表、血糖记录、生命体征、医嘱浏览、病历文书、检验结果、检查结果、查房记录等几大块眉目分明。点一下“生命体征”,病人每次测量出的体温连成了一张清晰的曲线图;再点一下“检查结果”,病人检查时拍过的B超、CT等影像资料都能找到,只要一点开就能在屏幕上放大。

  “看了这些,医生就对病人的病情十分有数了。”周益峰笑呵呵地说,消化内科有88张床位,过去要想带着所有病人的资料查房至少得拖着六七辆病历车,而现在只要随身带一个IPAD就行了。而这正是杭州市级医院推广“智慧医疗”服务的一个例子。去年7月,杭州的医保卡和市民卡开始“合二为一”,市民卡在金融账户支付功能之外还有了医保支付功能。在杭州的9所市级医院里,病人不仅能通过大厅里的“智慧医疗多功能服务机”用市民卡挂号,还能边诊疗边付费,每次都能拿到医生打印出来的市民卡结算告知单。杭州市的“智慧医疗”水平已经位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而新的服务在不断尝试当中。

  上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70间诊室的门外都安装上了一台外观时尚的新设备:长方形的电子屏幕上除了能显示坐诊医师和分诊护士的名字,还能显示“看诊号”、“其他号”的变化。屏幕下方有两个刷卡的口子,一个是“市民卡插卡区”,一个是“自费、省医保刷卡区”。

  病人将自己的市民卡放进插卡区,他的名字和序号就会出现在“看诊号”那一栏,说明他挂号成功了;病人遵照医生的嘱咐做完检查后回到诊室,就再刷一次市民卡以示报到,“其他号”那一栏就会显示出他的序号、姓名和状态,即检后再诊。医生一看完手头的病人,就会给检后再诊的病人继续看病。

  今年9月起,市红会医院作为第一家试点医院开始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研发这套“门诊诊间挂号报到系统”,将挂号挪移到医生诊间门口无疑是“边诊疗边付费”诊间结算的深化,而今后,这套系统将在9所市级医院全面铺开。

  “杭州市级医院的智慧医疗服务还要服务更多人。”杭州市卫生局信息办主任戚英表示,他们将着力完成杭州“智慧医疗”的最后一公里——让没有市民卡的外地人也享受到优质的智慧医疗服务。


浙江日报 文体 00008 智慧医疗便民就诊 2013-12-07 3287207 2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