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争当“狮子型”干部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本报特约评论员

  努力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核心要义。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对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制度执行者素质提出的要求。好的制度需要好的人来执行,这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浙江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不仅要靠科学有效的治理制度,更要靠各级干部务实管用的治理能力。必须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攻坚克难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庞大的、高素质的“狮子型”干部队伍。

  改革者要有英雄气。啃下硬骨头,涉过大险滩,不断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现职岗位上,不是来随波逐流、看摊守业的,而是来披荆斩棘、劈波斩浪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清醒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喊口号,也不是做文章,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小桥流水。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电闪雷鸣,就是要暴风骤雨。我们要有“舍我其谁”的豪气,守土有责的志气,“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当敢于突破传统条条框框的勇士,当敢于同既得利益集团博弈的斗士,当敢于打破部门地方利益掣肘的战士,不能像看客那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能像绅士那样之乎者也、文质彬彬,更不能像小脚婆娘那样求稳怕进、裹足不前。

  改革者要有担当力。勇于担当是浙江干部的一个鲜明特点和内在气质。要切实承担起新的历史重任,以无所畏惧的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组织要为干部担当,干部要为群众担当,上级要为下级担当。省委全会《决定》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改革免责条款,明确提出要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的机制。只要符合中央提出的“四个有利于”标准,各地各部门都可以大胆去试、放手去干。

  改革者要有创造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说到底就是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现实问题。改革是需要创造力的,缺乏创造力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必然陷入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死胡同。一事当前,是继续沿用现有做法,想办法绕过障碍求得发展,还是从根本上研究出一个突破的办法,努力实现持续发展,这里就有一个创造力的问题。各级干部必须积极开动脑筋,善于创新思维,学会整合资源办大事、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办成事。

  改革者要有执行力。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是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完善,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评论员”太多,“裁判员”太多,“运动员”太少。基层一线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执行能力强不强,基层反映最充分;执行效果好不好,基层干部最重要。要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建设,努力把基层工作延伸到根,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制度规定,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在增强执行力中提升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争当“狮子型”干部 2013-12-05 3278922 2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