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一位巡防队员的3个遗愿

——追记黄岩区西城巡防直属二中队队长屠光辉

  记者 廖小清 嵇哲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本报台州11月28日电 夜幕降临,沉浸在悲伤中的屠圣豪,穿戴好巡逻装备,走街串巷,义务为群众守护平安。

  看着熟悉的村庄,走着熟悉的道路,屠圣豪百感交集。今天是他送走父亲屠光辉后第一天上岗,他和伯伯屠文耀来了,父亲却再也不可能参加巡逻。

  45岁的屠光辉,是台州黄岩区西城巡防直属二中队队长,默默无闻为村里义务巡逻13年,曾获得省见义勇为勇士、台州道德模范等荣誉。

  去年3月,屠光辉被查出患肝癌晚期后,仍把巡逻用的对讲机放在床头,一听到队友呼叫,就奋不顾身冲出去,与盗贼搏斗,与火魔斗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舍不得脱下这身巡逻服,要求家人给他穿着这套衣服走;他仍然放心不下村民的平安,让儿子和大哥接班义务巡逻;他仍然想着要把眼角膜捐献出来,为社会作最后一点贡献……

  屠光辉虽然离开人世,但他见义勇为、热心公益的故事仍在人们口中流传着。

  “我其他都不需要,只要穿着‘警服’走就行”

  ——他对妻子说

  走进黄岩西城街道岙岸村,城西派出所治安值勤点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近3倍,有西城街道最大的工业区,治安状况相对复杂。

  自小有着侠义心肠的屠光辉,看到村里时常发生盗窃,于2001年发起成立护村队。从此,他白天开货车跑运输,晚上与4名队友巡逻抓小偷保平安。3年后,护村队转为巡防二中队。这间6平方米的一层平房,就是巡防队的执勤点。

  离执勤点不到50米,就是屠光辉的家。屠光辉的遗像悬挂在堂屋正中间,他仿佛仍然深情注视着这个家、这个村。

  妻子叶菊利深情抚摸着丈夫的“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证书,失声痛哭:“他心愿完成了,却把我们抛下了。”

  义务巡逻13年来,屠光辉无数次与犯罪分子生死搏斗。“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哪怕自己倒下也要把坏人抓住。”队友郑岳明回忆起屠光辉的点点滴滴,眼眶湿润了。2008年9月4日凌晨,屠光辉与队友巡逻时发现两名可疑人员抬着一台电焊机,他们跟踪到一间出租房时,发现屋内还有7名同伙。屠光辉打算先报警,不料队友已被歹徒发现,并被拉进屋内。

  为解救同伴,屠光辉毅然撞开房门,生死搏斗中,屠光辉头部、手臂、腰腹部被连砍数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正是因为受过重伤,屠光辉每次感觉腹部疼痛时,都以为是旧伤发作,强忍着。直到去年3月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已是肝癌晚期。11月18日,他离开人世前,仍一再叮嘱亲人,让他穿着警服(巡防服)走。

  记者从城西派出所了解到,屠光辉2004年加入巡防中队以来,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39名,协助公安机关抓获逃犯7人。

  “你要跟着大伯一起,把义务巡逻坚持下去”

  ——他对儿子说

  在屠光辉家,原来一直放在床头柜上的对讲机,从不会关机。过去的10天,对讲机因为英雄的离去,陷入“沉默”。今天,这台对讲机又有了新主人——屠光辉20岁的儿子屠圣豪。

  跟着大伯加入巡防队,把巡逻坚持下去,是父亲临终前对他的嘱咐。在送别父亲3天后,屠圣豪接过了义务巡逻的接力棒。

  “我肯定会努力做好,完成他的心愿。”紧握对讲机,屠圣豪显得悲伤而坚定。

  事实上,自去年查出肝癌后,屠光辉就让儿子和大哥暂时替他巡逻。这期间,不宜剧烈运动的他,虽然躺在家里和医院休养,但一直把对讲机带在身边。

  “我们不知劝了他多少次,他始终听不进去。” 叶菊利哽咽着说。

  今年5月一天凌晨,屠光辉刚做完手术回家,熟睡中迷迷糊糊听到对讲机响了:“有贼,快抓贼!”他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开窗看到一个黑影正从家旁的小路闪过。直觉告诉他,这个黑影极可能就是贼。他顿时忘了身上的伤痛,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然而,用全力追了几百米后,他的手刚抓到小偷肩膀,眼前却猛然一黑,重重摔倒在地。

  “我们扶他回去时,他嘴里还在念叨着‘不行了’,一副很不甘心的表情。”队员张西良回忆。

  对讲机不离身,他的手机也是村里的热线电话。“村里无论遇到什么急事,都会先想到他。”村民朱卫国办了塑料模具厂,今年上半年,厂房突然起火。危急时刻,他立即拨通了屠光辉的电话,挂断电话才猛然想到,“守护神”已身患绝症。

  而在电话那头,屠光辉急匆匆戴了个头盔就跑了出来,妻子和儿子紧追在后,一起加入扑救队伍。这场大火中,屠光辉配合消防官兵从傍晚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不停地咳嗽,却始终不肯先退。

  “如果不是他带人先赶到扑救,我的损失肯定要大很多。”说到这里,朱卫国泛红了双眼。

  “我受伤太多,但可以把眼角膜捐出去”

  ——他对家人说

  屠光辉走了,留下一大堆证书,从省见义勇为勇士,到台州市道德模范,再到黄岩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13年义务巡逻,他用凛然正气震慑了歹徒,协助警方抓获一大批犯罪分子;13年见义勇为,他在与歹徒搏斗中多处受伤,左腹部、左手掌都有五六厘米长的伤疤;这些年来,队员因种种原因进进出出,他却一直坚持着,把义务巡逻当事业来做。

  谈及丈夫的过去,很多事情仿佛就在昨天。最让叶菊利难忘的是,11月17日晚上,屠光辉一咽下水,立即又吐了出来。自知临近生命终点站的他,靠着枕头静静想了一会儿,把家人都叫到床边,缓慢而坚定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我受伤太多,身上其他器官可能不好了,但我可以把眼角膜捐出去给需要的人。”虽是万般不舍,但家人知道这是他的心愿,都默默点头。

  屠光辉不知道,病魔已毁了他原本明亮的双眸。离世的前一周,他的眼睛开始慢慢变黄、变干,不能捐献眼角膜了。11月18日下午,他永远离开了亲人,离开了热爱的巡防工作,离开了不舍的人生……11月25日,屠光辉出殡那天,上千名干部群众自发从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这些年来,家庭并不富裕的屠光辉,自费购买巡防装备从不心痛。“对讲机、巡防服、手电筒等设备,都是大家自掏腰包买的,其中屠光辉掏得最多。”队员徐定森说,屠光辉本来晚上巡逻,白天跑运输,挣不了多少钱。后来,他考虑到队员们冬天巡逻太冷、太辛苦,干脆把货车都变卖了,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载着大家巡逻。而家里日常开支,靠妻子打零工来维持。这一年多的治疗,家里更是一贫如洗。

  黄岩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地党委政府正在积极解决屠光辉家的困难,让好人一路走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一位巡防队员的3个遗愿 2013-11-29 浙江日报2013-11-2900012 2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