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乡情之路——归来是满满的心情

  ——写给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文/ 彭茗玮 钱菊香 阮莲翠

  走过风雨,走过四季,走过千山万水,走过人间百态,这是蜿蜒在我们脚下的500公里宁海山路,也是蜿蜒在我们心中的乡情之路、希望之路。

  当从一年到头的奔波中暂时脱离出身心,当从大半人生的求索之梦中醒来,我们每一个人急切地盼望着的,就是踏上熟悉的故土,找寻儿时的记忆,那一条条魂牵梦萦的故乡路,飘荡着泥土的芬芳,飘荡着家人的呼唤,忽然间如此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乡情之路——归来是满满的心情

  一条蜿蜒500公里的登山步道,走出了宁海“一县一景区、城乡大园林”的旅游特色,更串起了沿线各自然景观、古村落和农家乐,同时也把宁海刻苦好学、刚直不阿的历史文化精神一步一步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宁海多山,自“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天台山脉,一路绵亘而来,山陬海隅、峰顶平坦,依山傍海、视野开阔。独特的地形地貌让宁海自古就受到了登山爱好者的青睐。被称为“中华游圣”的徐霞客更是将他的《徐霞客游记》开篇地留在了宁海。

  他的这一步,也同样踏出了宁海人登山和远足的健身习惯。2009年12月,宁海串联起包括跃龙、桃源、茶院等7个乡镇(街道)和茶山林区,建成了长达100公里的登山步道,整合开发与休闲运动相关的系列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推进全国森林户外拓展基地、自驾游营地、高山滑雪基地、宁海湾海钓基地等项目。

  2012年,宁海县又将登山步道拓展了400公里,贯穿了17个乡镇街道。通过步道建设,沿线的山、海、水、岛、泉等自然景观,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农家乐等各种景点资源“串珠成链”,浑然一体。一条登山步道如同一串珠链,赫然戴在了宁海的美丽颈项上。

  根据宁海叶氏后人叶柱先生考辑,宁海人口多为避难南渡的北人。当时交通不便的宁海,积聚的多是交织着家国之思、亡国之痛的文人雅士,他们诗礼传家、言传身教,培养出了宁海刻苦好学、刚直不阿的文化精神,也培养出了诸如方孝孺、叶梦鼎那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乱世忠臣。

  与历史上的北人南下不同,现在的宁海人多从家乡走出去,北上南下地去打拼闯荡。这几年,宁海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交通路网也发达很多。尤其是这条登山步道建成之后,非常明显地带动了当地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农民致富。宁海县委书记卞吉安说:“步道建设不仅解决了沿线村庄发展、农民致富等问题,而且使千里休闲步道成为一条健康之路、休闲之路、致富之路、发展之路。”

  叶先生离开宁海在外工作已有10多年了,以前回家老同学聚会,不是吃吃喝喝,就是打麻将。现在老同学见面,最多的地方是登山步道,一边走,一边说,在大自然中聚会,尽情呼吸,畅快回忆,然后到山脚下的农家乐去休息吃饭,身心舒爽。他现在很是羡慕在宁海工作的同学们,他说,家乡被步道走活了,文化活了,经济也活了,到处生机勃勃,他自己都舍不得离开了,他也打算有可能的话,尽快回家乡发展。

  是的,故土乡情是需要被激活的。明代大儒方孝孺把故乡宁海称为“连天台之丽,接蓬莱之灵”的世外桃源胜地;而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宁海只有蓬勃发展、焕发生机,才能引来更多的厚爱。

  作为一个山水人文城市,宁海借助步道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把山水自然之美与健康运动之美有机地融汇起来,让宁海变得山美水美;让奋斗在外的宁海学子、游子们,都能为家乡而自豪。

希望之路——经济在脚下腾飞

  原生态的石头文化村许家山,一座古罗马废墟一样的古村落。村里的民居都是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整块砌成,因年代久远而形成如同青铜器一般的模样。如果不是这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这处世外桃源也许还要沉睡多年。步道修建之后,操着不同口音的游人打破了老村的寂寞,不仅让许久不闻脚步声的老村重现了勃勃生机,更让村民找到了致富的捷径。目前,一家国内知名的美术学院和许家山正在洽谈建设美院写生基地的合作事宜,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接踵归家,种番薯、开驿站,短短3年的时间,许家山的村民收入就翻了3倍多。

  今天的宁海已经在部署着体育产业链的发展战略。通过一系列与登山健身步道相关的展会、中国户外用品博览会和项目投资洽谈会等渠道,带动原本单一的农业种养业向农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延伸,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价格,制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以2013年5月10~12日的全国户外运动节期间为例,主办地胡陈乡的洋芋批发价为3元/公斤,但是加工好的熟食烤洋芋零售价为20元/公斤,其中个别农户三天销售额突破5万元,仅11日一天就达到24000元,而作为胡陈特产的麻糍现场就销售了1500余箱,净收入75000元。

  2012年10月28日,“千里走宁海”登山健身步道徒步穿越积分挑战活动正式启动,这一面向全国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活动,集合了政府部门、媒体、户外俱乐部和合作企业的力量,以“实现户外运动专业性与户外人员参与性的结合,提升参与者对户外运动的独特体验,营造互动、友好、体验深刻的氛围”为宗旨。

  据当地主管部门介绍,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作为中国第一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在营造理念等方面重新诠释了全民健身、户外运动与体育旅游的融合互动关系。登山步道在设计施工中采用先进的“生态施工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使道路风格保持“原生态”。登山步道的设计,注重健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人们在大自然怀抱中真正享受“绿色健身”。

  “每逢节假日,全县已建成的5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到处是游客的身影,数万游客徜徉在乡野村间流连忘返,杜鹃山下汽车都能停3公里远。”宁海县长褚银良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宁海县于2011年启动了国内首个县域级别的市场化运作的休闲公共自行车系统,设置了17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带动了市民与游客参与绿色出行。

  据统计,宁海登山步道每年吸引超过120万人次的游客、驴友前来漫步,步道效应不断放大的同时,宁海户外产业也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宁海县在竞赛表演业方面,先后承办了中日韩国际少年足球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全国及亚洲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露营大会、全国户外运动大赛暨中国户外运动节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推动了体育服务、体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在体育健身业方面,宁海县依托县体育中心开办了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台球、跆拳道、器械健身、滑雪等体育健身项目,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宁海县体育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高度评价,于2010年将全国体育经验交流活动的永久会址确定为宁海。

  除此之外,宁海县投资5.6亿元,建成了集展会展销、商务商贸、餐饮娱乐、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会展中心,利用这一平台,于去年11月份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用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宁海)户外用品博览会,共吸引了20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实现了600个展位满馆招商,参展内容涵盖了户外运动产品各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这里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这里是潘天寿研习山水绘画艺术的启蒙地,这里是忠臣名士坚守气节的支撑点,这里是今天传承历史人文精神、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弘扬全民健身风尚的基地。宁海曾经是举家外出打拼的地方,而今飞鸟归林、游子回家,是家乡的山美水甜,更是家乡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健康的面貌,吸引着人们心向往之。

  超级链接

  宁海NTS(National Trails System):国内第一条国家级登山步道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位于宁海县境内,由一条主线路、辅线路和若干支线路组成,线路总长度超过500公里,步道范围跨越宁海县1843平方公里范围。步道所在地宁海属于滨海丘陵地带,步道沿途中,竹林、草甸、松林等植被交替出现;溪流、瀑布、水库点缀其间;偶尔出现的古桥和村落,也可以把你的视野,从自然风光转移到历史和文化。步道路线犹如一条绳索,把珍珠一样散落在沿途的自然景观、古村落、文化遗址、农家乐、新农村农业种养殖基地等资源串成一条完整美丽的“珍珠项链”。适合开展登山健身、露营、攀岩、峡谷穿越、野外生存等活动。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登山协会制定标准,宁海县人民政府兴建,并于2009年12月竣工,后于2012年扩建。步道跨越大佳何、力洋、茶院、胡陈、跃龙、桃源、桥头胡等17个乡镇(街道)。在路径上设计了休息站、露营区、接待站、报警点、垃圾处理系统等辅助设施,步道的修筑以保持山间天然路径原始现状为基础,大部分路段稍加清理、修整。根据沿途的自然风景和植被,建成具有健身功能的落叶步道、砂石步道、木栈道、砾石道等。此健身步道在环境保护、安全保障和标志系统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举。例如,拥有国内首个完善的户外安全救援体系,在国内第一次采用“太阳能救援杆”等先进设备,统一完善的路标、安全警示系统都是国内第一次采用。该健身步道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依托,规划建设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六条健身休闲旅游带,包括东部山乡石村体验之旅、温泉滑雪健身之旅、徐霞客古道乡村风情之旅、三门湾农渔风情之旅、环宁海湾海陆休闲运动之旅、西部森林养生之旅。按照地形地貌修建各具特色的营地,如带有民族风情的草地蒙古包、河边吊脚楼等等,除户外爱好者能进行户外专项活动的同时,还能吸引普通游客参与,努力把宁海打造成全国生态旅游健身先行区。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宁海路书》2012年11月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宁海县步道和步道沿线的景区景点、文化遗迹和古镇古村,是宁海健身休闲旅游的指导书,也是了解宁海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的参考书,推动步道经济的工具书。通过编写出版《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宁海路书》,持续开展“千里走宁海”活动,倡导了一种“走步道、爱户外、享生活”的健康运动方式和生活理念。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乡情之路——归来是满满的心情 2013-11-29 浙江日报2013-11-2900024;浙江日报2013-11-2900023;浙江日报2013-11-2900025;浙江日报2013-11-2900026;浙江日报2013-11-2900027;浙江日报2013-11-2900028;浙江日报2013-11-2900036;浙江日报2013-11-2900037 2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