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宁波江北千余企业设“情绪预警员”

员工心结,我来解

  本报宁波11月28日电

  记者 陈醉

  区委报道组 吴红波 顾筠

  今天,浙江摩多巴克斯汽配有限公司装配车间的杨永红有些心不在焉,不是把配件装错了位置,就是走神发呆,他平时每小时能装配60件的高产量下降了30%。小小的变化,可逃不过车间“情绪预警员”徐宣意的眼睛。徐宣意马上给他放了半天“心情假”,和他聊聊心事、拉拉家常。

  杨永红夫妻两人在外打工,孩子今年要上学,却没办妥手续,早上他还跟老家的父母拌了几句嘴,正生闷气呢。摸清来龙去脉,徐宣意耐心开解了一番,不一会工夫,杨永红又开开心心回到了流水线上,不过,工作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让员工有份好心情,也是企业职责所在。”在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已有千余家企业配上了这样的“情绪预警员”,他们每天在车间里细心观察员工的喜怒哀乐,及时疏导情绪。

  小情绪理不顺,容易酿出大问题。宁波开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曾遇到情绪作怪。一次,企业正值赶货、交货期,忙得不可开交,没想到一线18位员工却集体提出辞呈,让企业慌了手脚。

  宁波开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刀片,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单调的流水线操作、各地员工不同的生活习惯,容易出现小纠纷。“这次集体罢工起因很小,就是车间主任嗓门大了一些,员工觉得车间主任在骂他们,而其中一位员工家里刚好出了点事,心情不好,长期积累下来,抱怨便爆发了。”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情绪病”要靠精神福利来治。该企业在每个班组培养了一名“员工情绪管理预警员”,并给他们进行各种心理健康管理的培训。今年4月,第一批察言观色的“情绪预警员”正式上岗。

  当上了“情绪预警员”,等于多干了一份工作,但宁波开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包装车间主管方燕波却觉得比以往轻松许多。

  “员工情绪顺了,干活也就更带劲了。”方燕波深有感触。她们是包装车间,以前员工们老是把用完的筐子随手乱扔,六七个组长每天在那里捡,车间依然乱七八糟。“那时就想不明白,举手之劳就能把筐子放整齐,为何就是做不好。后来我才发现,有的员工是不满意我的命令式口吻,憋着一肚子气,才会故意不配合。”

  理清了员工的情绪,方燕波帮他们一一解了心结。如今,员工们不仅把筐子放得整整齐齐,下班后,每个人还把椅子等都整理好才离开。

  除了人工预警,很多企业还给情绪员工配备了专门的“诊疗室”。走进浙江摩多巴克斯汽配有限公司的车间,穿过一台台轰鸣的机器,便到了一个装修雅致的房间,关上门,机器声完全被隔绝在外,里面有咖啡吧、音响设备,哪个员工感觉心情不好,便可以到这里来呆一会,喝杯咖啡,调整情绪。企业每月还给员工一天的带薪“心情假”。

  心情顺了,企业更和谐。不久前,“菲特”洪灾袭来,眼见大水快没进宁波开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保安大喊了一声“快来抢救机器”,住在宿舍里的员工全部冲了过来,半个小时就把5万把成品刀片和50台机器搬到了二楼地势高的地方,等主管们赶到现场,机器已经安全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员工心结,我来解 2013-11-29 3261125 2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