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很慢,然而很美

  吴孟婕

  沉默,一望无际的沉默。能听见的只有自己的喘息声。一个人、一艘船,没有多余补给,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自救——然而这不是《鲁滨逊漂流记》也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切发生在距离我们熟悉的环境数百公里的高空之上。这一次,观众与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一起置身于壮美而沉静的无限太空。

  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这部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得到97%的新鲜度、迄今为止全球票房超过5亿美元的《地心引力》的剧情:在一场突入其来的太空事故中,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生物医学家瑞恩博士亲眼目睹宇航员马特(乔治·克鲁尼饰)和其他同事的死亡,她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一件事:活着回到地球。

  有人盛赞其为“年度神作”,也有不少人批评“节奏太慢”、“故事太简单”、“关键情节不符合科学”,但必须承认的是,这是一部超越大多数人观影经验的电影——普通观众看到《地心引力》预告片中所展示的美丽地球与浩瀚宇宙,往往会把它想成一部《太空漫游2001》《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式的“科幻冒险大片”。

  投资超过1亿美元《地心引力》的确是一部“大片”。相较当下动辄两个多小时的大片,它的全长只有90分钟。本该精打细算、分秒必争,导演阿方索·卡隆却“奢侈”地用一个18分钟的缓慢而舒展的长镜头打开观众的视线。

  接下来,没有外星人、激光武器,也没有超越想象的高科技——《地心引力》没有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呈现出什么“新”的东西。恰如阿方索所言:“主角们遇到的威胁除了自身绝望外,不过氧气和燃料的短缺。”

  在极简的线性叙事结构与封闭表演空间内,《地心引力》侧重于展现女主角孤身一人在太空中艰难挣扎时的精神状态:从最初对伙伴的依赖到独身历险时的惶恐,再到屡遭绝境时的无奈与绝望……每一个情绪的递进又被银幕放大,浓郁的真实感、失重感甚至是窒息感,牢牢控制着观众的呼吸起伏。

  《地心引力》的“矛盾”之处也正在于此:用如此庞大的投资,讲述了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对于好莱坞和世界影坛来说,它都是“新”的。与同样在3D技术领域具有革新意义的《阿凡达》相比,《地心引力》更尊重人性、更重视情感表达,对人的身份和处境也有着更深的观察和解读。相比那些“人为”的神话,它让我们看到了电影“为人”的一面。

  其实,关于影片的剧情,还能再描述得简单些:这是一部关于生存,关于一个女人如何面对自己的电影。就像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人时刻低头面对手机屏幕,有人孤悬在深邃天际俯瞰众星球的幽光明灭。两者都是人生,事关选择和快慢,无关高下和对错。

  以上,也就是一定要去影院看看《地心引力》的原因。

  “电影为什么要快?慢就很美。”说这句话的不是阿方索·卡隆,而是刚刚在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凭借新片《郊游》获得最佳导演的蔡明亮。

  138分钟的《郊游》,以平淡的剧情和极少的台词讲述了一个漂泊在城郊的家庭的日常生活,长镜头的运用延续了蔡明亮一贯的“慢行”风格。影片的最后一场戏长达20多分钟,导演几乎是以一种任性的姿态考验着观众的耐心。你当然可以觉得它无趣,但换个角度想,“慢”也是一种节奏,可能每一分钟都被“琢磨”了很久,蕴含着大量信息和想象空间。

  快与慢,本来就是相对的,就像我们常说“温柔如水的力量”——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用一个转弯推动另一个转弯,连周围的石头都被打磨得圆润结实。

  顺流而去,终有抵达。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很慢,然而很美 2013-11-29 3272978 2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