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好生态,才有真发展

——三中全会精神面对面

  本报浦江11月25日电

  记者 陈淳戈

  县委报道组 方镖 杨远航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地点:浦江县虞宅乡

  参加人员:县、乡、村干部及村民

  “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源头上保护生态,最根本的就是保护水源。”“浦江治水救了母亲河,只有治好了水,才能有真正的美丽乡村。”今天,十八大代表、本报记者俞佳友走进浦江县虞宅乡,与村民们面对面探讨农村生态建设,探寻当地水晶行业整治之后的生态发展之路。

  走进虞宅乡,古色古香、白墙黑瓦的村舍映入眼帘。乡长张国樟介绍,虞宅乡正在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全乡19个行政村已有10个村完成建设,“好生态好环境,才能带来百姓安居乐业。”

  浦江是“中国水晶之乡”,虞宅又是浦江水晶发源地,全乡最多时有2400多家水晶企业和作坊。从今年4月开始整治水晶行业至今,只留下200多家具备正规执照的水晶企业。20多年来,水晶为浦江经济发展贡献良多,浦江人民也对它感情深厚。但水晶制造对当地母亲河浦阳江、壶源江的污染,却让当地人不得不挥泪整治。

  目前,浦江全县规划在建4个大型水晶企业聚集点。虞宅村目前是全乡仅剩的水晶加工户较多的村子,一走进去,就能听见水晶摩擦打磨的沙沙声。虞宅村村民虞朝明在自家小院子里开的夫妻店,用的是半自动的压膜工具,每天生产几千个水晶小零件,5分钱一个,利润很薄。打磨和剖光水晶出来的废水就呈牛奶色,虞朝明在旁边砌起了三级沉淀池,将沉淀后的清水循环利用,沉淀后的废渣统一回购。

  张国樟说,剩下的水晶加工户全都持有正规营业执照,也都按规范利用三级沉淀池循环用水和治理废渣。污水用三级沉淀池循环使用,沉淀粉末也要运到专门的回收厂家,制成再次使用的水晶原材料。不遵守规矩的小作坊,“我们就给他断水、断电”。

  俞佳友也赞同,从源头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健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新光村是生态改革的排头兵之一。村支书朱红昌说,全村600多人,原本做水晶的外地人就有300多人,经过整治,现在只有20多人,年底前也将全部搬走,“我们是国家保护的古村落,建筑很好,但游客们来时看到的水流是白色的污浊的,还满是垃圾,很不像样的。”因此,今年新光村开始修缮古建筑,全村水晶企业一家不剩,明年规划启动旅游开发。

  今年66岁的村委会主任朱玉堂,见证了浦江水晶近30年的历史发展。1986年5月最早将水晶加工的技术和机器从上海引到浦江,他就是其中一人。当时乡里统一办厂,招了村里的年轻小伙和姑娘,慢慢地,水晶加工坊发展到每个村子、整个县城……“最多的时候,全县有两万多家水晶企业呢。那时候,我们一袋珠子背到广东去,就背一袋钱回来,一颗珠子能卖五六角到一元呢。”

  这么多年下来,水晶成了很多村民的铁饭碗。因此,刚开始治理的时候,村民大多不乐意。“刚开始村民们想不通、不理解,房子收不到租金了,蔬菜卖不动了,收入减少了。但后来慢慢想通了,水晶产业不治理,吃的都是子孙饭。从长远来说,现在的一时之痛,是在为子孙后代造福。”朱玉堂说,这几年,村民种植了3000多亩香榧,过几年就能有收成了。

  桥头村以前挨家挨户都做水晶,现在却成功向景观产业和旅游观光、农家乐转型。桥头村村委会主任张宗荣说,村里的林地股份合作社将1149亩林地承包给开发商,就是为了给村民谋新出路。俞佳友称赞说:“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东,把土地利用起来,才能一起致富。”

  桥头村村民张六双本也是做水晶加工的,一家三口以前每年靠水晶净赚5万元,去年用积蓄刚建了新房子,“赚钱的饭碗没了,但农民靠双手,我不担心,只要肯干,总能有出路!”他想去养殖野猪和土鸡。村民林振华虽然还在县城开着水晶企业,但也动了“换个行业干干”的念头,“村里环境那么好,放着几百亩的荒山荒地没人动,我想把土鸡养起来,把蔬菜种起来,探索旅游开发之路。”

  经过半年的旧村改造和水晶行业治理,村舍建得像模像样,还建起了游泳池……“建房、种菜、建游泳池,就是为了替村子寻找新的生机。这不,已经有上海的老板来谈生态农场的投资项目了。”

  让人欣慰的是,桥头村的茜溪流入壶源江,而壶源江是钱塘江的支流。“现在经过治理,茜溪恢复清澈了,曾经绝迹的野生石斑鱼又出现了。”

  看着清澈的溪水,俞佳友感慨道:“这说明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古建筑、农家乐、种植业,这样的发展思路真好,我们就该保护好子孙后代的母亲河。”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好生态,才有真发展 2013-11-26 3272009 2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