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育良种 保蜜源 塑品牌 巧营销

浙江蜂业,甜蜜未来不是梦

  “法国人买我的种蜂,日本人请我们去养蜂,我们的技术是公认的,这个我绝对有信心。”日前,江山健康种蜂场董事长蒋大有带着记者参观他的种蜂场。这里培育出的蜂王除供应全国各地外,还能出口。

  蒋大有认为,不论市场如何变化,养蜂人和蜂产品加工企业都应当恪守本分,做好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蜂种保护、蜜源质量、授粉安全、品牌培育,都是我们应该迈过的坎,也是这个产业成熟的过程,国产好蜜一定能赢得消费者。”

  而在江山蜂业专家汪礼国看来,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还需要社会的关注。“与生猪等产业相比,养蜂不属于主导产业,政府目前的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保护良种、蜜源

  瓦房三两间,蜂箱一两只。

  蒋大有清楚地记得,从前在江山山区,许多农户都会在自家院子里摆入几个圆桶,这是饲养中蜂(又叫土蜂,我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的传统工具,如今乡村还可以见到。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意蜂(即意大利蜂)数量还是远远少于中蜂。

  汪礼国介绍,中蜂对零星蜜源采集能力很强。像广东冬季的蜜源鸭甲木,花小缺粉,意蜂和胡蜂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望花兴叹,而中蜂每张脾却可采10斤蜜,群产60斤至80斤蜜。在专家眼里,土生土长的“中蜂”,匹配着我国独特的植被体系,特别有利于山区植物繁衍生长。“不少植物因为没有大蜜源,意蜂根本看不上,而中蜂则不会挑肥拣瘦。”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山满山遍野的乌桕树基本上都绝迹了,中蜂缺乏充足蜜源,养蜂人也就难以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而意蜂因为生产性能好、繁殖快、可产蜂王浆等优势,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意蜂开始席卷全省,并通过自己的“战争”绞杀了大量中蜂的生存空间。

  弱势的中蜂受到关注,一开始源于市场对“土蜂蜜”的追逐。中蜂取蜜大多在傍晚花蜜进箱之后,成熟快、浓度高。如3天不取,则蜜脾一定会封盖。由于蜜质好,蜜价要比意蜂高出好几倍。

  中蜂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江山福赐德蜂业建有省内唯一的中蜂一级种蜂场,每年的订货量在3000箱左右,而他们能提供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市场对中蜂的需求越来越大,多少说明土蜂蜜的受欢迎程度。

  蜂种是一方面,蜜蜂吃啥也很重要。蜂农们常抱怨的是,蜜蜂采蜜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多,一场大雨或者刮上两天大风,花的蜜源就没有了。

  在常年的放蜂中,养蜂人陈章炳发现油菜等蜜源种植面积在慢慢减少。比如原来南方最大的蜜源紫云英,以前是作为绿肥植物种植的,然而现在随着化肥的普及,已经没有人再去种紫云英了。同样遭遇的蜜源还有:东北林区的椴树,华北及华东、中原地区的洋槐……

  养蜂专家表示,蜂群产蜜量高低,关键取决于蜂场周围的蜜源。保护蜂种最好与培育蜜源双管齐下。这一点,专业人士都倾向于划定保护区饲养中蜂,对于经济收入受影响的蜂农给予补贴。同时,修复山林植被,培育大面积蜜源林。

  记者从当地农业部门了解到,江山市已经建立了多个中蜂饲养基地,在多个乡镇建立合作社,扩大饲养规模。此外,一个以江山为中心,以一百公里为半径,涵盖土壤、气候、植物资源等基本相似的遂昌、广丰等周边县市的蜂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也在建设当中。

创新运营模式

  杭州蜂之语董事长钱志明在一次访问南美时,曾与国外蜂农有过交流。当地一个养蜂人告诉他,他们虽然也生产蜂蜜,但更主要是用蜜蜂授粉,蜂蜜只是“利用了蜜蜂的自然属性”的副产品。让钱志明羡慕的是,南美养蜂人可以通过给植物授粉增加收入,而且报酬不菲。

  实际上,在作物开花期,保持蜜蜂正常采集花蜜花粉的活动,提高产蜜量;同时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是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欧美国家,是一种常见的蜂场运营模式。

  这样的生意在国内却不大好做。“农户都觉得,你家蜜蜂来我果园采蜜,我不跟你讨钱就是了,怎么你还要来跟我收钱呢?”福赐德董事长徐水荣尝试做这摊生意好几年了,还经常会面对这样的疑问。

  农户并非不知道蜜蜂授粉的好处。去年,徐水荣蜂场的土蜂帮助当地一个草莓种植户授粉。一箱蜜蜂收70元“劳务费”,当季草莓产量提高了至少10%,异形果大为减少,口味也有所改善。“这种模式在国内还不常见,推广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徐水荣说。

  这已引起农业部门重视。今年7月,农业部举办首次蜜蜂授粉应用示范研讨培训班,计划在全国建设油菜等10种作物20个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总面积10万亩。江山市也在筹备建设“万亩水果授粉示范基地”等4个基地。

  在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过程中,蜂群农药中毒始终困扰着蜂农。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蜂蜜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这已经成为蜂蜜出口面临的最大风险。“每年出口的蜂蜜里面,都会有几批是超标的。”江山一家蜂企负责人说。

  深秋初冬,蜜蜂中毒最易发生。11月7日,嵊州市谷来镇九里斜村一个养蜂场,蜂箱外的沟渠里都是发黑的蜜蜂尸体。蜂农求公望家90多箱蜜蜂共死了三分之一。他还不是最严重的,蜂农求松裕家的140多箱蜜蜂已经所剩无几。

  蜜蜂大批量死亡,是因为附近的茶树上喷了农药,蜜蜂去采茶花上花粉的结果。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曾做茶农工作,但农药是市场上合法流通的,茶农不改他们就没办法。“没有其他药水做替代品,换其他效果不好,为了收成顾不了那么多。”一位茶农说。

  类似蜜蜂农药中毒的事情,汪礼国每年都能听到很多。“要做到防治作物病虫害和养蜂采蜜互不影响,首要的是农业部门与养蜂场互相配合。必须在开花期大面积喷洒对蜜蜂有高度毒性的杀虫剂时,应事先通知5公里以内的养蜂场,蜂场应采取预防措施,在施药的前一天晚上关闭巢门。”

  更有效的措施应该是,研发生物源农药和仿生合成的农药,譬如一些以生物代谢产物仿生合成出来的品种。“这个问题需要各个层面引起重视。”汪礼国说。

重塑消费信任

  “养蜂之后,我才知道对蜜蜂的了解太少了。”杭州养蜂人黄志诚说,在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都市,养蜂都是很受欢迎的事情,而且政府是鼓励市民去做的,“连白宫的院子里都养蜜蜂,还出产著名的‘白宫蜂蜜’。”

  黄志诚很羡慕76岁的法国人让·布克东——他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养蜂人了,他的蜜蜂们就栖身在巴黎歌剧院的屋顶上,这些蜜蜂产着被称之为“混凝土”的蜂蜜。他的蜂蜜125克售价15欧元,但仍是巴黎最为紧俏的城市纪念品之一。

  “城里人养蜂养着玩,就会更了解蜂蜜的生产,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对城市养蜂这件稀罕事,江山健康蜂业副总沈煜开玩笑道。在他看来,正是消费者对蜂蜜产品的不了解,给了假冒蜂蜜钻空子的机会。

  “一个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市场环境还是需要行业协会和政府去做一些工作。”沈煜说,目前有关蜂产品的知识宣传工作还很欠缺,“你比如,同一个蜂农同一个花期产出的蜜是不一样的,蜂企收了很多蜂农的蜜,所以蜜的色彩,浓度也就不一样。但是消费者不认的话,你就没办法,蜂蜜企业不可能每个销售点都派专家去说明,所以,只能做成同一种色彩和浓度。”

  “福赐德”采取的办法是,把消费者请到养蜂场来。在江山市碗窑乡月亮湖畔,福赐德蜜蜂博物馆坐落于此,这里还有我省唯一的一级土蜂种峰场。置身其间,可以亲身感受到蜜蜂早出晚归、辛勤酿蜜的情景,还可以品尝到蜜蜂刚采集酿就的蜂蜜、蜂王浆。

  “让消费者来这里了解蜂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这里亲身体验感受,以提高消费者对江山蜂产品的信任度,这是公司建蜜蜂博物馆和种蜂场的初衷。”徐水荣说,想不到这体验销售模式颇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在每年的春花烂漫时,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蜂场,现场观察蜜蜂采蜜,看蜂巢里蜜蜂正在酿的蜜。

  不管哪种方式,赢得消费者信任都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在网上累积了3年多,才慢慢在消费者中形成了一种口碑,他们开始认你这个牌子了。” 沈煜认为,这几年进口蜂产品之所以在国内市场一路攻城拔寨,品牌塑造上的成功很值得国内蜂企学习和借鉴。

  “对于国产蜜,我们希望也逐步开始品牌化塑造,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进蜂蜜瓶包装,好的包装设计可以让蜂蜜提升一个档次。” 沈煜透露,经过电商销售3年的积累之后,健康蜂业在布局高端市场方面已有行动。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浙江蜂业,甜蜜未来不是梦 2013-11-26 浙江日报2013-11-2600012;浙江日报2013-11-2600017;浙江日报2013-11-2600013;3271996 2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