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柴桥味道,复活的乡村记忆

  上周,天气晴好。收到宁波北仑柴桥街道柴晓春的电子邮件后,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来到柴桥街道,没到烧饭时间,村里已是炊烟袅袅,四处弥漫着香味。街道干部柴晓春已在村口等候,她大声招呼我们说:“陈记者,边看、边吃、边聊吧。”

  就这样,我们深入柴桥,迷失在了灰汁团、索面、糯米麻糍团的香气中。只见柴晓春得意地说:“这就是柴桥,舌尖上的美丽乡村。”

一问:“还做灰汁团吗?”

  柴晓春:“听说柴桥的灰汁团很正宗,我一度嘴馋。

  灰汁团算得上最土的美食,靠米粉和稻草灰汁混合而成,尤其要用新的早稻草烧成的灰,装在布袋里,浸泡出汁水,而这正是农家特有的食材。

  跟村民混熟后,我逢人便问:‘还做灰汁团吗?’‘早就不做了。’大部分这样回复我,追问下,我找到了一些有用的线索。有人告诉我:‘要不你去问问岭下村的郑亚琴,或是下龙泉村的林敏凤,以前,她们两家可是常做灰汁团的,周边邻居没少分享。’

  第一次推开郑亚琴的家,多少有些让我失望。做灰汁团用的手推石磨已积了一层厚厚的灰,蒸笼堆在了杂物间里,她说道:‘以前重阳节女婿向岳父母挑‘望节担’,可因为糯米还未收上来,有些人家买不起糯米裹粽子,就用灰汁团代礼。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也用不上这个了。’

  最土的味道,是我们最想复活的味道,像寻找‘灰汁团’老手艺人一样,我找齐了麻糍、油包、金团等等几十种小吃的民间制作高手,开始了老味道复活的尝试。

  郑亚琴和其他民间小吃高手给我们试着做了少量的小吃当‘模特’,我找来那群‘文艺青年’当义务工,他们有的拍照,有的写广告词。一个月时间,一本柴桥民间小吃推荐册附着美食地图新鲜出炉了。紧接着,瑞岩山水休闲游中的小吃街诞生了。

  那天,郑亚琴记得,她一口气做了六千只灰汁团,没想到一下子就卖光了。此后,她灰汁团的生产就停不下来了。”

  记者点评:

  这两天,跟随着柴晓春的“回忆录”,我们再次走进柴桥的村庄,老远就能闻到灰汁团的碱味、油包的甜味,还有年糕热腾腾的香气。就连我这个不谙宁波传统美食的人也直咽口水,脑子里一幅幅儿时老家街边风味小吃的画面冲击脑海。

  这大概就是农村胜于城市的地方。在柴桥,大部分农民家庭靠种植花木为生,收入不错,经济富裕慢慢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很多新村大楼拔地起,城市高档商店开进农村,有时错觉分不清哪是农村、哪是城市,农村丢掉了自己的灵魂。

  农村的味道,就是祖辈相传的文化,小吃便是一种载体。真正的美丽乡村不仅要有经济的活力,更要有文化的厚度。

二问:“卖得了这么多吗?”

  柴晓春:“喊这些小吃高手回来做小吃,一开始我心里真没那么有底气。

  张松伟、林苏凤夫妇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们一家做了30年的索面,中途都难以为继而放弃了很多次。那时,林苏凤去了街道当清洁工,张松伟到九峰山开了一家日用品小店。

  ‘索面原先是坐月子的女人、做寿老人必备的,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但是制作很费时费力。早上五六时就得起床,和面、拉面,这样一天只能做个几十斤,一年收入才一两万块钱。’林苏凤告诉我,微薄的收入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

  现在,我们街道想让她回来做索面,她犹豫了。‘卖得了这么多吗?收入够我们吃喝吗?’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犹豫。

  这是我们谁也打不了的‘保票’。不过,让我惊讶的是,林苏凤还是回来了,她说,从爷爷辈就开始做索面了,爷爷有六个孩子,可到了她这一辈,只有他们夫妇俩还会,她不想老手艺失传,有机会,总想让这手艺能发展下去。

  回来后,林苏凤依旧没有门面,在自个家里做索面,晒索面。每天,只要阳光好,一排排索面晒在散谷场上成了一道风景,不少来农村玩的城里人都好奇地凑上去,然后发出同样的感慨:‘噢,这就是索面!’儿时的记忆苏醒了。

  一传十,十传百,林苏凤的索面开始火了起来,有人拿着美食地图按图索骥。有次,舟山的客人开着车子过来买,一买就是130斤,第二次又来光顾,结果跑了个空,还给我们打电话问,哪里还能买到索面。

  小吃的红火,让我们有信心找回一家又一家的小吃店。现在,全街道已有十几种各色小吃复活了。像林苏凤一家一年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日子虽然过得辛苦,却觉得比索面还要香。”

  记者点评:

  在文化推动力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柴桥挖掘出来的农村文化赚足了面子、里子,它在赋予农村味道的同时,也助推了农民的经济收益,拓展了传统手艺的市场。林苏凤一家的致富只不过是其中一面很小的镜子。

  因小吃而显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随之而来的是乡村旅游的兴旺。今年国庆期间,柴桥就举行了“这里也很美·2013瑞岩乡村休闲游”活动,来自村里的传统小吃吸引了无数游客。

  放之全国,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2160亿元。谁敢说,这不是一个蕴藏无限潜能的行业?

三问:“下个味蕾在哪里?”

  柴晓春:“挨家挨户的小吃慢慢上了轨道,可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新的点子一个个冒了出来,压也压不住。

  我们的小吃没有店面房,也没有统一的场地,只能靠口口相传,还有几份‘发行量’并不大的美食地图,这远远不够。一种文化,需要有更好的输出渠道,不然只能捂在被子里干着急,我们的小吃文化也一样。

  ‘何不弄个网站?还能接受网上预定呢!’村里的年轻人提议道。

  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也是件费力的活儿,后期维护与更新是网站常遇到的问题。由此,我们打定主意依靠旅游开发公司修复了传统的古建筑,建立起了传统小吃展示厅、体验点,出版了连环画,更系统地推广柴桥的传统文化。

  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比如,渐渐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木杆秤,集市上、街巷里各式民间交易都少不了它,小时候卖麦芽糖的人,会用那杆刻着精准秤花的小秤,称给我们甜甜的味道。又譬如,早年父辈们下田干活穿着的草鞋,小娃儿脚上穿着的虎头鞋。

  仅仅小吃,不是乡土气息的全部。这些用的、看的乡土文化,都是农村下一个让人眼馋的东西,农村的另一种味觉所在,他们的聚合体才是我眼里真正的迷人的美丽乡村。

  不久后,我们会努力让大家看到‘手艺下的柴桥’、‘鼓乐外的柴桥’……”

  记者点评:

  当大家都忙着把城市引入农村时,我看到柴桥在把农村引向新农村。

  “引入”和“引向”不过一字之差,前者代表着植入,后者意喻着自身的蜕变,我更欣赏这种由内而外的升华。

  诚然,新农村该脱掉老农村一些老旧外衣,学习城市文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乡土文化要摆进相框里供着,或者被完全遗弃。它需要与城市文明发生强烈而适当的化学反应,保有独立农村性格的同时,走向文明、健康、科学、长久。

  从挖掘乡土小吃开始,柴桥街道为自己贴上了个性鲜明的乡村标签。它的未来,一定也不会黯淡。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柴桥味道,复活的乡村记忆 2013-11-26 浙江日报2013-11-2600012;浙江日报2013-11-2600015;浙江日报2013-11-2600021;浙江日报2013-11-2600026;浙江日报2013-11-2600036;浙江日报2013-11-2600011;浙江日报2013-11-2600020 2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