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和美乡风我的家

  德清县农办主任 王国树

  建设美丽乡村,就像是绘制一幅油画,要浓墨重彩,更要细致精巧。环境的改善是有天然条件支撑的,如何让乡村文明真正得到认同是需要努力的:一是让村民认同自己,二是让别人认同我们。

  认同自己,最直接的体现是给村民归属感。让村民对自己的家乡有信心,为自己的村庄感到自豪,这是建设好美丽乡村的关键一步。德清从2009年建立全国第一个公民道德馆起,开始在全县各村庄建立“和美乡风馆”。每一个乡风馆都各具特色,里面既有赵孟頫管道升夫妇的爱情故事,也有水运第一村的创业自豪、莫干黄芽生态农业的绿色品牌的激情浪漫。这是村民世代传承的精神血脉。

  既要抢救和保护村落文化,更要调整村庄的“小气候”,坚守道德阵地。厚皋村的村民一提起81岁的陆松芳,都会竖起大拇指。乐善好施、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草根道德模范,力量是巨大的。要知道,村民更愿意相信和学习的,是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事。“草根文化”的生根发芽,加上各村文化礼堂和乡村大舞台的配套,打造的不仅是德清每个村落的专属名片,更是村民瞻仰和放松愉悦的空间。

  自我肯定之后,还要让别人认同我们。通过村庄的经营我们发现,以往的农家乐比较简陋低端,需要开辟村庄经营的另一条路——开办高端民宿产业“洋家乐”,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洋家乐”的开办,赚钱和宣传当地文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环境的改变造就了一批“新村民”。现在莫干山一带的“洋家乐”已经有42家,服务的村民冷不丁就能给你来一句“Hello”。淳朴民风和现代化共同支撑,构筑起新村落、新文化。

  美丽乡村的建设,要的不是一个孤立点的突起,而是促成各方面的提升。这些不只是好山好水,还包括村民幸福、农家富裕、村庄和谐。

  乡村的每一次蜕变和提升,最终都要普及到每一个村民。长效管理和村庄经营是下一步的重点,而幸福感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和美乡风我的家 2013-11-22 3240178 2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