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浙大与德国合作开发绿色能源

出租车可用清洁燃料

  本报杭州11月21日讯

  记者 曾福泉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与德国石荷州生物质卓越中心今天在浙江大学正式签约,共建“浙江省-石荷州生物质中心”。

  据介绍,浙江省-石荷州生物质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合作研发推广车用生物天然气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德国在生物质领域国际领先的技术设备和中国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及巨大市场潜力,该中心有望为城市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教授迈克尔·比绍夫介绍,该中心拟利用大量城乡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建立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可以将餐厨垃圾、污水污泥、酒糟药渣、养殖场牲畜粪便等生产生活废弃物发酵生产沼气,并且提纯成甲烷。经过脱碳压缩后运输到天然气加气站,供应给出租车和公交车等作为发动机气体燃料。数千辆出租车可由此改用清洁可再生燃料,城市有望形成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新能源产业链。

  研究数据显示,每辆出租车通过油改气每月可节省燃料费约3000元。汽车改用燃气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减排量可达70%至90%,PM2.5的减排量可达30%至40%。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出租车可用清洁燃料 2013-11-22 3267664 2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