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外婆坑

  俞天立

  最近,我随家父去有着“江南民族民俗文化第一村”美誉的新昌镜岭镇外婆坑村采风。外婆坑村地处新昌、嵊州、磐安、东阳四县市交界的大山深处。进村的柏油公路蜿蜒绵长,车子差不多开到了山的尽头,才远远望见这个古村落的轮廓,云雾绕村,古木参天,一幢幢木屋若隐若现。

  村口的宣传窗里,写着一首古老的歌谣:“新昌有个外婆坑,有囡不嫁这条坑,三餐吃的六谷羹,干活行路如牛耕,缺钱缺粮缺姑娘。”曾经的外婆坑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开门见山,出门爬岭,看看面对面,走走老半天,村民出山就靠一条开凿在岩壁上的“鸡肠道”,外婆坑人祖祖辈辈尝尽了“无路可走”的苦头。有道是:“要致富,先修路”。1991年,村支书林金仁提议建一条环山公路。当年修路修到一半,必须劈开一座岩山。可是缺少资金,没有炸药,人工开凿进展十分缓慢。正当村民们犯难之际,时任省长沈祖伦专程来外婆坑考察,好强的林金仁当着他的面拍着胸脯说:“沈省长,您给我5万元,我保证60天内把路劈通!”他带领全村男女老少,起早摸黑地开山凿路。第61天,沈省长又一次来到外婆坑,看到路真的劈通了。他拍着林金仁的肩膀说:“老林,你们外婆坑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令我感动,我今后对这里要像对外婆一样亲,经常会来!”沈省长没有食言,他先后八趟上外婆坑扶贫,帮助村民脱困。

  沿着整洁宽畅的村道,我们来到了村委会。热情好客的村支书林金仁接待了我们。林书记是土生土长的外婆坑人,他告诉我们,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村民们的接力奋斗,外婆坑村如今已告别了“八十烟灶,四十光棍”的苦日子,甩掉了“讨饭村”的穷帽子,并以其一方好山好水,吸引了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姑娘远嫁落户。目前,村子里已有三十名少数民族媳妇,来自白族、苗族、傣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她们勤劳孝亲、能歌善舞,外婆坑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村”。而村子紧邻穿岩十九峰、大佛寺景区,凭借旅游一条线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更是吸引了外来游客。村里亮出了“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品牌,一面按“修旧如旧”原则,投资改善村居环境,修缮保护好古民居;一面兴建旅游配套设施,新落成的仿古建筑农家乐集散中心,就是外婆坑人为扩大旅游接待能力而挥出的大手笔。乡村旅游业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光旅游收入一项,每年就达上百万元呢!

  林书记热情地带着我们到村文化礼堂参观。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古朴的生产生活用具,有保存完好的刨子、墨斗、犁耙、石磨和汽灯等,还有色泽花纹各异、精致典雅的少数民族服饰。这些民俗味十足的展品,以物化的形态记载了外婆坑村的村史,见证了一个村庄的成长。另一个展区,则记录着一段重要的党史。1935年,红十三军行军曾路过外婆坑村,向村民们宣传“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救国”等政治主张。烙着岁月印记的标语、梭镖、红军帽,正是当年工农红军所留下的真迹。橱窗里,还展示着泛黄的旧粮票旧布票、山林土地承包证,以及村干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老照片。

  走在古村落的青石板上,我们看到,这里的民居多为木结构建筑,不高不大不深不幽,却能像磁铁般吸引人们驻足端详,细细品味。那门廊、那柱子、那桁梁、那牛腿,黢黑斑驳,无不透发出古韵古意。这些拙朴的农家风景与秀美的自然环境相生相谐,恰好原生态地向我们展示着原住民简朴素静的生活状态。饱了眼睛饿了肚子,一家雕梁画栋、挂满灯笼的农家乐吸引了我们。院子里,一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中年妇女正在舂米糕。只见她抡起一杆硕大的、半人高的舂棒,一下一下不偏不倚地击打在了捣臼里的米糕团子上,那团子很听话地就胀了开来,一群围观的游客竞相喝彩,几位游客赶紧端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还有几位手心痒痒的男游客上去亲自试了试,可惜不是抡空就是打偏,同来的女游客笑岔了气。而我留意到那位少数民族阿姐似乎没有特别的表情,想来她一定是见惯了外地游客这类出洋相的场景。其实,在村民们的生活里,游客不过是来了即走、走了又来的一群城里人,留给他们的也许只有对外部世界的片段印象;而对大多数游客而言,留给他们的也许只是对乡土文化的新鲜感,难以真正领悟到一个古村落渗透到骨子里的文化积淀。愿这种山水涵养而成的文化积淀,不会因为文化旅游村的建设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外婆坑新生活的节奏而有所稀释,因为那才是真正属于农人的朴实、宁静、原生态的生活。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0 外婆坑 2013-11-22 浙江日报2013-11-2200010 2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