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丽乡村

慈溪:城乡统筹背景下的
美丽乡村实践

  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

  ——慈 溪

  慈溪:城乡统筹背景下的

  美丽乡村实践

重中之重全力推进的“慈溪模式”

  近年来,慈溪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房两改”、“四村一线”、农村合作经济体制创新试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农业增产增效显著,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社会管理和谐稳定,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新格局。

  今天的成就来自一如既往的思路贯彻。

  慈溪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把“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作为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载体和总抓手,摆上“重中之重”位置,系统谋划,全力推动。

  作为平原地区,尤其是产业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这里的美丽乡村又该如何推进?

  纵观慈溪的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第一个鲜明特点是,高起点编制慈溪市域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宁波市“三村一线”(全面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和精品线)建设要求,结合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规划等,进一步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空间布局、各类项目的建设时序。

  第二个鲜明特点是,坚持以城镇化为引领,强化中心镇、中心村的发展扶持、规划完善和建设机制创新,发挥其在城乡连接中的节点载体和区域统筹中的集聚辐射作用,以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

  第三个鲜明特点是,重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把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建设作为支撑点和落脚点,南部沿山线和中横线如两条美丽的彩带,串起了颗颗明珠——方家河头村、任佳溪村等特色村及徐福村、西门外村等中心村主要就分布在“二线”上,并有一半以上的村拥有名特优新农产品。

  如果把慈溪的美丽乡村比喻成为一颗颗散落在大地上的珠子,那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坚持因地制宜,慈溪同步推进着不同类型特色村的建设:

  通过整合提升,以方家河头村、山下村、任佳溪村、双湖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型特色村,展现山水自然景观和古村落历史景观融合的特色风景;

  以横河大山村、匡堰岗墩村为代表的主题开发型特色村,注重茶叶、杨梅和农家乐等开发建设,捧出一道靠山吃山、激活山林资源的丰盛大餐;

  还有产业集聚型特色村的精彩,横河梅园村杨梅、新浦黎明村葡萄、掌起古窑浦村水蜜桃、周巷新缪路村黄花梨、横河乌玉桥村草莓等,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快规模和基地开发,形成了一批专业特色村,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使慈溪杨梅、葡萄、水蜜桃、黄花梨等闻名国内外。

富有古朴风情的

 幸福乡味“南部沿山线”

  慈溪美丽乡村规划的空间布局为“二线”——南部沿山线和中横线,“五区”——达蓬山运动休闲区、鸣鹤古镇保护区、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传承区、杨梅采摘体验区和大桥生态湿地休闲区。

  其中南部沿山线(一期)龙山“筋竹”到观海卫“双湖”段18公里建设已基本完成,总投入3亿多元。自东往西横跨龙山、掌起、观海卫3镇12个村,途经4个湖,方家河头村、任佳溪村、双湖村三个村是重要节点。在这里我们“闻香下马”,感受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风采和新魅力。

  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走在双湖村,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走进这座古村落时,村庄各个角落正在进行大大小小的修缮和改造:民宅立面美化、道路绿化、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等。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鸣鹤风景区开发的推进,这里正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准备迎接四方来客。

  双湖村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由原翁家岙、瓦窑头、盐仓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靠杜湖,南邻白洋湖,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村内依山就势、临湖而建的鸣鹤古镇,更是凭借三山两湖的独特资源冠绝一方,从江南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山和湖带来的不仅是湖光山色的自然资源,更吸引人的是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双湖村的一名工作人员说,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让双湖村获得了“慈溪镜头中最美村庄”的美誉。

  “3至5年内,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将其建成集旅游休闲、会务度假、健身养生、生活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真正成为观海卫的城市名片、慈溪的后花园和长三角的城市阳台。”市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湖光山色映照下,车子在幽静的林荫大道上缓缓前行,到达龙山镇方家河头村。一路错落有致的民居、别具一格的墙面、参天而立的古树、粉墙黛瓦的古建筑……一幅幸福家园的美丽新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新建了一个公园、两个停车场,方家路拓宽路面铺上了石板,道路两侧民居重新修缮,河池旁边新砌了护栏……”沿着方家路往前行走,市农办相关人员向我们介绍着近一年来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方家河头村古朴中还融入了不少现代元素。从方家路拐入洋房弄标志的景观带,“用手机刷一下石碑上的二维码,景点介绍马上显示。”我们用手机刷了一下,屏幕上果然立即呈现出“洋房”建筑和文字介绍,乡村与互联网的对接,让这里显得更加生动可亲。

  古树、古道、古屋、古井,古村落的人们其乐融融地生活着,方家河头村已然成了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新的旅游接待中心在该村拔地而起,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底至今已超过5万人。

具有区域特色的

 城乡统筹“改革之路”

  “孩子没能把我劝到城里去住,反而有了回农村的想法。”虞大伯笑着说。

  慈溪,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不同于浙南、浙西很多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浙东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面对的不仅仅是青山绿水,更是农村发达的个私经济和城乡边界早已模糊的现状,农村和农民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和紧迫。

  慈溪以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目标,以转换农民居住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为改革重点,稳步推进各项农村改革,引导着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向城市经济社会形态转变,探索出了一条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改革发展之路。

  “我们村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建设要求,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对村庄的生产、生活、生态等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有力推进了村庄建设。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重在‘农房两改’、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快突破,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最美乡村。”在徐福村总体规划图前,村里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描绘着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据悉,徐福村依托达蓬山旅游业,因地制宜,念好“山、水、园、庄、街”五字经,大力发展村域经济,2012年徐福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7.9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75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7800元,成为浙江省首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最近,又被评为“浙江省最美乡村”。

  而这只是慈溪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大面积推行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工作,也早已在这片孕育慈孝文化的大地上铺展开来:

  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积极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大行动计划,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社会养老、居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户籍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参保率达86%,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100%,医疗保障参保率达97.1%。大力实施“文化发展七大工程”,广泛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实现村落文化宫和村级健身路径全覆盖;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1%;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开展学前教育规范提升行动计划,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81.5%。全面推进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创建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扎实推进以“一体系、四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合作经济体制创新试验。探索了公益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框架体系,推动农村土地合作、农业产销合作、资金保险互助合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新组建承包地整村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农民参股专业合作社的土地股份合作社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家、村级保险互助社9家和镇级保险互助联社1家。探索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116个村完成股份制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组建承包地流转有形交易市场,土地流转率达到65.8%。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全市组建村镇银行2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研究制定了“多权一房”质抵押贷款办法,累计发放贷款5亿元;探索设立“微银行”服务点106个,组建村级金融服务站378个、村级保险服务站30个,着力打造农村“10分钟金融服务圈”,以满足“三农”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民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入选“全省十大民生工程”。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浙报智库 │统筹│杨剑灿 叶英建 │媒体互动│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浙商杂志 浙江在线 钱报网 浙江手机报  │战略支持│央视财经频道(CCTV-2) 浙江卫视  │素材│慈溪市农办提供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21 慈溪:城乡统筹背景下的
美丽乡村实践
2013-11-21 浙江日报2013-11-2100008;浙江日报2013-11-2100009;浙江日报2013-11-2100011;浙江日报2013-11-2100014;浙江日报2013-11-2100022;浙江日报2013-11-2100019;浙江日报2013-11-2100027 2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