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不可总是“老等”

  钟声已然响起,东方初露霞色,中国的改革又绘新图,慧民的改革又迈新步。时下,举国群情激奋,许多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深化改革的大潮。改革之事,天时人事日相催,不能丝毫怠慢。改革精神,更要激情如火,豪情满怀,不能拖泥带水。

  不过,有的人却长期患有一种“等”的毛病,有在工作效率上“等”的:“等些天再来办吧”、“等段时间再讲吧”,口头禅说得那么轻松自然,让人干着急,陪着他等。也有挺胸凸肚、妄自尊大的“等”。比如,有人总以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认定“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这种没有紧迫感,缺少责任感的“等”,使得他们坐等山门待客来,结果改革新举措没有,深层次矛盾解决不了,工作总处在温吞水状态。还有一种懒汉式的“等”,无论做什么事,总像算盘珠子——拨拨动动,毫无开拓进取之心,说的多,做的少,爱做改革的旁观者,总等着有关部门下文件,上级领导出主意,兄弟单位出经验,因而推诿扯皮成了家常便饭,无所作为如一潭死水。

  事业要奔腾,改革要发展,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锐意进取的态势,才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搞改革,干事业,老百姓常说:“等不出山”。思想上一旦产生这个“等”字,无疑将使斗志松懈,锐气顿减。办事图轻松,只想走捷径,一味认定旧的模式,不思新创造和新发现,其结果只能抱残守缺,无所作为,失去主动,常处下游。

  江南有一种“老等鸟”,栖身池沼,有翅不愿飞觅食物,老等在一个地方啄食,仅能填饱肚皮。人是万物之灵,一等了之只会误事。等,说到底,还是反映了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其临床表现就是不敢锐意开拓,勇于进取。如果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以“等”为办事准则,那工作势必死气沉沉、暮气深深。相反,如果有了好的精神状态,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面貌出现,就算碰到困难和矛盾,也会“拧成一股绳,绞着一股劲”地发动群众一起解决。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改革就要奋发有为,干事最怕碌碌无为,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共识,以勇气和智慧汇聚力量。我们要在厉行改革中,抛弃“老等”的病态,打掉只会拍胸脯、夸海口、打哈哈、说空话的毛病,以昂扬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写出改革的新篇章!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不可总是“老等” 2013-11-20 3259293 2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