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美丽乡村

文章导航

山水·剑瓷·古村落

——从“点”“线”“面”看龙泉的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

  ——龙 泉

  山水·剑瓷·古村落

  ——从“点”“线”“面”看龙泉的美丽乡村建设

  龙泉气质,来自于山——武夷山系分两支自西向东延伸入境,全市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0座,其中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也是长三角最高峰。龙泉灵性,跃然于水——瓯江、乌溪江、闽江发源于此,龙泉溪及其形成的仙宫湖穿境而过,植被葱郁的生态沟绵延不绝,恍如人间仙境。龙泉底蕴,内化于文——龙泉是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青瓷、宝剑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中外,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近年来,龙泉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工作,将其作为统筹城乡融合、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组织、经费、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力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在创建过程中,注重规划引领、彰显特色、统筹发展,全力打造以“剑瓷龙泉、诗画乡村”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幸福家园和休闲乐园初步显现。

  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普通游客,对具有独特生态优势和剑瓷文化特色的“剑瓷龙泉、诗画乡村”,他们都给予了一致好评。

  龙泉农办主任吴联峰介绍到,龙泉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点、线、面结合的显著特点。“点”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细胞”,通过历史文化村、中心村、整治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凸显“一村一特色”,打造一颗颗大山里的“明珠”;“线”则主要以“六边三化”和“双清”行动为主要抓手,在省里提出“四边三化”的基础上,结合龙泉实际,实施了路边、山边、水边、村边、城边、景边的“六边三化”和“双清”行动,通过连线打造,整合文化、产业,提炼出了一条条美丽的“风景线”;“面”上抓综合整治工作,以全市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载体,全面实现“山水田林路、村房棚圈院”综合整治,打造洁美乡村,仅2013年市本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8320万元,村庄面貌大大改观……

  尤其注重规划引领。

  他们先后聘请了台湾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南方园艺建筑设计院及浙江天工园林建筑设计院等知名专家和设计团队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的要求,创建了一批接地气、振精神、高立意的地域性品牌,使美丽乡村建设更具“个性”,如:“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的云坞古村下樟村、以打造“江浙之巅第一村,避暑休闲最佳地”的炉岙村和“枫叶红时官埔垟,茶香溢处金观音”的官埔垟村。

  在走访过程中,尤其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细节。在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核准结束的当晚,龙泉市委就紧急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商讨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当晚,就通过了农家乐三年行动方案,立即实行。这不是一场“作秀”,而是龙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节奏抓得紧凑、工作步伐走在前列的真实写照。他们说,美丽的风景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生活在其中的农民增收才是目的。

画“龙”“点”睛,那些遗失在大山里的“梦”

  今年启动实施42个历史文化村,其中重点村2个、特色村10个、保护村30个,以打造下樟村为重点,努力将其打造成古建筑型历史文化重点村,并将官埔垟村作为自然生态型历史文化重点村先行打造。截至目前,2013年市本级财政已下拨历史文化村专项补助资金1157.82万元。

  云坞古村——下樟村

  下樟村史称“云坞古村,”距龙泉市区6公里,生态环境优越,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间仙境,恰似世外桃源。行走村内,可见白云飞瀑、七星潭、古樟、古民居等。这个村庄文化底蕴浓厚,村风、民风淳朴,宋代名士管师复隐居于此,“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描尽了该村田园风光的无限意境。

  如今的下樟村不仅是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丽水市十大文化古村, 2012年,浙江省从全省971个历史文化村落中筛选确定了40个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下樟村就是其一。

  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浙江省龙泉市下樟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并已在全面组织实施。白天,漫步在青瓦泥墙的古巷之间,游览着青山绿水;夜晚,闲坐在灯火阑珊的水街之上,感受恬静舒适——这就是正在实施的下樟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给我们呈现出的美好景象。

  乡村漫游——炉岙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十分期待。”炉岙村党支部书记季根友说,良好的生态、美丽的风景就是村里最大的资源。

  炉岙村位于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龙泉山4A级景区边,“我们村依托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搞起了农家乐休闲养生经济。”季根友说,炉岙村如今成了长三角小有名气的农家乐特色村。

  “生态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炉岙人兴奋地说,龙泉市正在规划一个“从城区到景区”的美丽乡村工程,包括炉岙村在内,龙泉山沿线11个行政村都成了“龙泉山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人准备来村里投资建设避暑山庄,再过几年看炉岙,一定会是更美丽的生态旅游度假村。”

  茶香溢处——官埔垟村

  “官埔垟村是古时龙泉通往庆元的驿道经过之地,设有驿站,驿站俗称官埔,所以叫官埔垟。”龙泉市农办副主任张元汉指着那条山间古道向我们介绍到。站在村口公路的桥上看村子:一条清澈的溪流将村子分成两边,左边是房子和竹林,右边是房子和枫树林,一边是四季常青,一边是色彩斑斓,让一个平凡的村子充满了奇思妙想。

  走进官埔垟村,上千亩茶园郁郁葱葱。“我们村147户人家,现有近千亩茶园,主打龙泉特有的金观音品种,每亩茶园产值超过1万元。茶树就是我们的摇钱树。”村支书张小平自豪地介绍。金观音茶的成功研制使龙泉成为浙江第一个出产乌龙茶的县(市)。规模化乌龙茶基地的发展成功,使得官埔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由此成为浙江乌龙茶产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村之一。

一“线”一风景,串起美丽与富裕

  “这条河段是我的‘包干区’,要是有垃圾就是我‘失职’了。”最近,龙泉市塔石街道秋丰村党员吴克彬每天一大早就在村里的河道沿岸来回清理淤泥、漂浮物,忙得不亦乐乎。和吴克彬一样,秋丰村的22名党员干部全都“认领”了一段河道或沿边公路,分区域、分段负责卫生清理工作。

  自“双清”行动开展以来,龙泉市将其作为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和推进“六边三化”的重要载体,在落实“段长制”、“河长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了清理河道、清除违章、拆除违建,洁化、绿化、美化河道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市河道“大扫除”。

  从龙泉市区驱车开往官埔垟村,沿线突出了兰巨乡的金观音茶产业,沿路尽是青青茶园,满目青翠,感觉茶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龙泉农办张副主任介绍说,在龙泉山风景线打造过程中,他们深入沿线各村开展农民增收专题调研,摸清沿线各村的区位条件、传统产业、资源禀赋等实际,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合理选择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子,认真制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六边三化”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改造的工程,这一线“串起来”的是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龙泉在编制沿线景观综合整治规划时,将沿线各村庄特色产业这一元素很好地融合进规划设计中,在整治和创建风格上充分展现剑瓷文化、茶文化、食用菌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文化、水域文化等各具特色的产业文化,既美化了沿线景观,又促进了沿线产业发展。

  龙泉市围绕“剑瓷龙泉,诗画乡村”主题,分别在“市区—龙泉山”线设计了“巅峰茶乡,自然殿堂”主题;在“市区—上垟”线设计了“竹海人家,青瓷小镇”主题,在“市区—安仁”线设计了“工业长廊,廊桥遗梦”主题;在“市区—小梅”线设计了“剑风瓷韵,千年窑址”主题, 目前,各条风景线已成雏形,沿线风景更加亮丽。

“搬”上画布,请来专家,别开生“面”新农村

  实干和创新结合,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龙泉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引进人才,创新手法,开拓思路,走出了很多“首创”和“典范”:

  为突破常规的图片、影像等宣传模式,更好地提升龙泉美丽乡村的知名度,龙泉请来中国国画协会会员、龙泉本土著名画家顾松铨先生在龙泉境内精心挑选了25个美丽乡村,倾情绘就美丽乡村系列山水画册;

  组织起由政府出资的“农民摄影培训班”,“主攻”风光摄影和纪实摄影,邀请专业摄影师指导全市的农民摄影爱好者用相机记录家乡的变迁,打造美丽乡村的发展“图谱”;

  聘请台湾大学王惠民教授为市政府顾问,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前期规划,进行项目建设现场指导,帮助村里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确定建设主题,尽量让每个项目都融入主题元素,此举为全省首创……

  龙泉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剑瓷文化特色,在创建工作中,他们因地制宜,强调突出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产业优势。

  在突出生态优势上,注重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在保持村庄原貌的基础上,适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景观小品的建设。如官埔垟村,在保持其枫树林等自然风貌的同时,积极建设村口主题公园等旅游景观点,同步推进农家乐建设,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2012年,岩樟乡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宝溪乡荣获全省“我心目中最美生态乡镇”称号,宝溪乡溪头村被评为首批“浙江最美村庄”。

  在突出文化优势上,注重龙泉文化与美丽乡村的有效结合,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龙泉金观音等地方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第一批启动实施42个历史文化村,重点打造下樟和官埔垟两个历史文化重点村。截至目前,下樟村规划已通过省农办组织的评审,规划项目正在全面组织实施,官埔垟村已完成重点村规划初稿,村口公园、游步道等项目基本完工,其他40个历史文化村项目正有序推进。

  在突出产业优势上,注重农业主导产业和创建工作相结合,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项目支持传统产业发展,建立项目库,明确重点向“竹、茶、菌、蔬、畜”等传统产业项目倾斜。积极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和“剑瓷生态”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区建设,创新开展“龙泉乡村漫游”系列活动,加快推进农家乐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突出“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制定三年发展规划,重点打造38个农家乐特色村,推动“整治村向美丽乡村转型,美丽乡村向农家乐特色村转型”,。

  以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和建设力度,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龙泉农村打造成为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形成“剑瓷吸引人、绿色留住人、山水亲近人、活力成就人”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是龙泉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浙报智库 │统筹│杨剑灿 叶英建 │媒体互动│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浙商杂志 浙江在线 钱报网 浙江手机报  │战略支持│央视财经频道(CCTV-2) 浙江卫视  │素材│龙泉市农办提供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23 山水·剑瓷·古村落 2013-11-20 浙江日报2013-11-2000008;浙江日报2013-11-2000009;浙江日报2013-11-2000010;浙江日报2013-11-2000011;浙江日报2013-11-2000020;浙江日报2013-11-2000027;浙江日报2013-11-2000021;浙江日报2013-11-2000032 2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