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武义乡村理发师陈华香从业60年

剪不断,乡土情

  记者 翁浩浩

  县委报道组 朱跃军 温君凯

  现实生活中,有人喜欢在不同的职业中变换角色,丰富人生阅历;也有人选择一辈子只做一份工作,体现自身价值。陈华香就属于后者。

  这位78岁的武义老人,18岁起做理发师,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剃刀。春去秋来六十载,她体味着这份工作的快乐,也坚守着内心的一份执着。

  近日,记者特地前往拜访陈华香。

  小巷深处的风景

  位于武义县泉溪镇泉三村的古旧小巷,远离城市的喧嚣。陈华香的理发店位于小巷深处,没有特别的标牌,路过时朝窗口张望,里头摆着理发椅和大镜子,就是这里了。

  眼前出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脸庞清秀,梳马尾辫,背微驼。不过,精神很好,耳不聋眼不花,走路稳当。

  理发室有十几平方米,保持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格。中间摆一张“老古董”式的铁架理发椅,据说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别看它年纪大了,老底子可是最潮的:360°旋转,可调节角度,理发的人都争着坐下享受一番。墙上挂着两面老式的木框镜,靠墙竖着一只木质理发工具箱,头顶是一台斑驳的吊扇。

  谈话间,对门邻居、82岁的刘忠心前来理发。陈华香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替他围上一块蓝布,右手握电动推剪,左手拿木梳。只见推剪在老刘头上游走,头发有节奏地落下。剪、洗,外加修面,一整套动作20多分钟就搞定。老刘站起身,把脸贴近镜子,左看右看:满意!“这么多年,她的手艺还这么好,难得难得。”刘忠心一个劲夸奖。

  理发店里的历史

  陈华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乡村理发组组员。

  1953年,武义县曲湖乡(现泉溪镇)成立理发组,她和丈夫双双成为5名组员中的一员。说起来,丈夫是她的启蒙老师。因为生意忙,丈夫经常让她来帮忙。陈华香觉得理发这活儿挺有意思,时常默默在边上观察,一来二去,学会了基本手法。那时候,人们对发型的要求不高,她经常能得到“实战练习”的机会,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陈华香说,当时的理发分户内和户外两种。所谓户内,就是在理发室剪头发,基本是3种发型,全部明码标价:光头8分,平头1角,西洋头(就是分头)最贵,要1角2分。此外,她们还要定期到村里给乡亲们理发,一般不收现钱收谷子,理一次发收一斤谷子。每年下半年,等稻谷成熟了,村民会一次性把一年的理发费全部付清。1964年,经过申请,理发组拿到了由县长颁发的武义县人民委员会工商企业登记证,理发组的正式名称变成泉溪理发服务合作小组,资金总额为303元。

  当时,理发服务合作小组的生意很好。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理发室里总是很热闹。尤其是每年腊月临近过年,每天清早6时多开门,外面已经有人等了。一天下来,每个理发师要接待近30个顾客,直到煤油灯点起来,外面繁星点点,她们才能稍微歇口气。

  到上世纪80年代,理发全线涨价:光头1角5分,平头1角8分,西洋头2角。理发组的每个人每月能分到十几元工钱,在那个猪肉几毛钱一斤的年代,这样的工资算是一笔高收入。顺应时代的潮流,陈华香还学会了烫发。那时,烫发用的是火钳,约20厘米长,用白炭加热,讲究的是火候。

  剃刀掠过的生活

  “在旧社会,剃头匠的地位很低,经常被人瞧不起。解放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陈华香回忆说,那时,村民们都很尊敬她们,到村里去理发,家家户户请她到家里吃饭。有时候,免费给小孩子理完发后,还能品尝到美味的糖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洋头和光头最流行,妇女们的要求也不高,把头发剪平即可。上世纪90年代,平头开始流行。到后来,理发店越开越多,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花样也不断翻新。她本想学习“先进经验”,但因为年纪大了,接受能力减弱了,也就放弃了念头。如今,来理发的人越来越少,基本是上了年纪的老顾客,有时一天才两三个生意,但她并不在意。

  “原来的理发组成员,现在剩下我一个了。可我就是放不下手中的剃刀,总感觉离开这一行当,心里有种空荡荡的感觉。”陈华香说,自己有退休收入,膝下两女一子都挺孝顺,平时不愁吃穿。“只要自己的理发店开着,一些上了年纪的顾客会时不时来坐坐,聊聊天叙叙旧,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剪不断,乡土情 2013-11-19 3262542 2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