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新浙商

探索海域海岛使用权储备交易

舟山创新“蓝色国土”开发

  本报讯 (记者 林上军 通讯员 周颖坚) 笔者日前从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到目前为止,舟山共办理《海域使用权证书》1175本,面积达2390公顷。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舟山在海域海岛开发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不久前成立的舟山市海域海岛使用权储备(交易)中心正在加快投入运行,将突破目前海域使用权转让停留在由供需双方自行对接的状态。

  就陆地面积而言,只有1455平方公里的舟山,在浙江11市中最小。而随着新区建设推进,陆上可用土地日渐稀少,成为制约舟山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如何激活“蓝色国土”成为新区重点探索的一个课题。今年3月,随着《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实施,明确所有经营性用海全部实行“招拍挂”,舟山探索海域海岛使用权步伐明显加快。

  记者采访了解到,早在2012年10月,舟山市就明确规定,在舟山市区域内取得的《海域使用权证书》可在公司设立或增资扩股时作价出资,最高可抵注册资本的70%,此举在全省属首创。

  舟山银监分局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到今年一季度,舟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与海域使用权相关的抵押贷款累计29.08亿元,抵押海域使用面积1489.17公顷,其中今年一季度新增抵押贷款3.71亿元,抵押海域使用面积21.67公顷。目前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的主要是舟山船舶修造和港口物流等用海企业,贷款模式多采用海域使用权与码头、临海土地捆绑抵押。

  成立海域海岛使用权储备(交易)中心是上述改革的继续。据了解,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受市政府委托,对全市规划开发利用的海域、无居民海岛适时进行收购储备;做好储备海域、无居民海岛的前期开发、收购、资金测算平衡和出让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全市实施海域使用权、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公开出让、交易的指定场所和全市统一发布海域、无居民海岛公开出让、交易信息的平台;具体实施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招拍挂”出让工作;负责规范与推进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二级市场转让交易等。

  “在新区获批前,做的只是海域以及附属物抵押融资,使用权交易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舟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海域、海岛使用进程加快推进,一些问题也在凸显,比如围填海审批与建设周期过长,影响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度等。中心的设立将有效破解当前用海审批及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实现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改革激活“蓝色国土”,但从操作层面看,目前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舟山本地金融机构对涉海抵押物大多不感兴趣。杭州银行舟山分行新驻舟山不久,该行法律合规部总经理助理方自力告诉记者,在贷款中,要求海岸线与海域分开单列贷款,但目前企业拥有的海岸线处于登记无门的困境。而且,由于海域评估是一门新行当,有评估资质的单位在全国也很少,也在制约海域海岛使用权交易。

  舟山银监分局监管一科科长郑基实表示,真正有价值的海域一般情况下是与岸线相连的,除了作为养殖、捕捞用途外,脱离了岸线的海域使用价值有限,转让尤其困难。因此,舟山要大规模激活“蓝色国土”,仍需进一步改革创新。


浙江日报 经济·新浙商 00010 舟山创新“蓝色国土”开发 2013-11-19 3253985 2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