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宁海,戏台有戏

  本报记者 陈醉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元宵演剧到春残,乘兴何妨日日看。”

  古时,中华大地上的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深爱着戏曲的。一曲《牡丹亭》曾捧红戏子,亦俘虏无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台上的戏,其实关连着人生。

  “戏”与“台”焦不离孟,在宁海文化系统任职的徐培良,也被这戏台古音牵动了命运。2002年起,他跑遍了全县800多个村庄,找到了125处留存下来的古戏台,记入保护名录。据他保守估计,至清末,全县有戏台至少五六百处,仅城关镇便有30多处。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考证后,授予宁海全国唯一的“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其中10座古戏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跟随着徐培良的戏台人生,那些隐匿在风光背后的人与事,那些与古戏台休戚相关的人生,也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一场竞技

  在宁海,出了名的群体便是木匠。而今在外经商的木匠多达上万人,规模家具企业已有三四百家。

  徐培良不清楚祖上有没有出过木匠,不过,他找出来的古戏台,与木匠休戚相关。

  站在岙胡村的古戏台前,徐培良勾画出这样一个画面:

  木材、原料堆满院落,一大群木匠师傅涌了进来,其中带头的两人简单说了几句。也许只说了个主题,僻如栏杆用松树做雕饰,天井用腾龙图案。说完,他们便在院子正中间拉了几块竹篾,把两边隔开。只听见工匠“劈劈啪啪”打桩、剥木的声音,他们谁也不看谁,就各自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手艺各显神通,好不热闹。

  “宁海的戏台建造,其实就是那时的一场场手艺界的PK赛。”徐培良风趣地说,修建戏台时,胡氏家族肯定有两房实力较强,谁也不服谁。各房为了显示能耐,把戏台一分为二,自己去请师傅来修建,俗称“劈作做”。

  细细观察古戏台,你便能看到整个戏台从中轴线一分为二,雕刻的花纹、工艺完全不同,在天井角落处,左边的仙鹤就明显体积大于右边的,厢房的栏杆一边是梅花,一边是牡丹,在宁海的10个“国保”古戏台中,就有6个采用了这样的PK赛。有的即便是一块匾额,也是中间分界,两边用的漆不同,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冲洗后,如今已是一边红、一边淡。

  令人惊讶的是,在中轴处,两边的手艺竟能无缝连接,整座宗祠的建筑风格也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协调感。“宁海的工匠如此出名,肯定与当时这种互相叫劲儿的建筑法分不开,比拼出巧工,一比或是成名,或是输了回家苦练,成就了各自辉煌的人生。”徐培良说道。

  一个争议

  79岁的魏文灶现在每隔四五天,总会到村里的“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前转一转,清理一下灰尘。隔一两个月,他还要专门雇人清扫,每次40元,都是他自己掏的腰包。

  魏文灶与古戏台的关联始于一次争议。

  十年前,强蛟镇的后舟、下洋两个自然村看着村里摇摇欲坠的古戏台,觉得不是办法。而此时,重建还是重修,争论摆在大家面前。“现在宁海已经很少有会做这些古手艺的木匠了,显然,修一个古戏台,远比建一个困难得多。”有人这样说道。

  那一年,魏文灶已步入花甲。“魏氏后裔于清康熙八年(1669)建大堂三间,道光年间扩建成五间。光绪十六年(1890)建仪门、戏台、厢楼等。”他力争,这是老祖宗的东西该保留下来。但修建宗祠不是一件小事,杂事林林总总,必须有一个大家都信得过的人来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他主动挑起了大梁。作为负责人,购买材料、指挥工程,整日整夜奔忙。

  随着工程慢慢深入,魏文灶感觉自己这种劳动热情正在悄悄发生着转变。“很多细节让我震惊,如果按照当年的实际情况,光是整座建筑的石材木料,要从外面运进来就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是一个怎样的工程量?”意外的发现,让他开始重新打量起眼前的这座建筑来。

  翻修工程整整进行了两年。那两年,魏文灶感觉自己也完成了一次大修。古戏台依旧矗立在那里,但却与他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按照魏文灶的经验,这座古建筑20年左右便要大修一次。有些烂掉的梁、椽都要换掉,碎裂的瓦片也要更换。这些年,他一直在各地奔走,这个存世300多年的建筑,远比他要苍老、脆弱。

  一种重生

  长39米的大青龙,由72个壮汉缓缓抬出,王者之气迎面而来;几十个手拿红丝帕、大烟袋的“古代媒婆”,边走边跳,逗乐全场……农历十月十九,石家村的崇兴庙古戏台又开锣了,千万村民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

  这次照旧还是两天三夜的戏份,55岁的村民石学友估算着费用,把准备好的五六万元划账给了戏班子。这一划便是25年。

  “这几十年来,我花在请人来村里唱戏的钱就有100多万元了。”石学友算是本村的一位小老板,开了一个电器公司,每年都资助村里修戏台、开大戏。民俗文化也只有融入百姓生活,才能绵延不绝,古戏台也一样。

  68岁的村民石远山早早端坐在戏台前,像参加重大活动一般,他说,这是老时留下的规矩。

  演戏,在乡间曾是件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传说宁海深山岙里某村准备请戏班去演戏,但不托底,遂派三叔公先到城里打探。城里的戏正演到高潮,饰关公的演员忙中出错,上场忘了带胡须。诸葛亮急忙救场,大声念白:“关平,尔父何故不来?”关公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连忙对答:“哦,我去叫来!”他赶紧到后台戴上胡须,重新登场。三叔公把戏班请到村里,戏一开演,当然缺少这一情节,三叔公顿时火冒三丈,认为戏班在欺负山里人,非要罚戏不可。

  传统的戏班如今已难觅踪影,三叔公再也不用如此细致入微地考察了。不过,在老一辈人眼里,戏台仍是不可抹杀的记忆。幸好,在石家村,这种记忆一直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生命。

  宁海如今已经有近百戏台重新开锣,有的热闹在节庆时节,有的靠老百姓自娱自乐,不管怎么样,戏台重生,都让这些古老的戏台更有戏了。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宁海,戏台有戏 2013-11-19 3260921 2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