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走过堰头村

  温州 曹凌云

  一到丽水古堰画乡才知道,原来古堰与画乡是隔江隔滩的两个地方,古堰在碧湖镇的堰头村,而画乡在大港头镇。我到堰头村正逢下着细雨,雨中的古村最有韵味,我舍不得匆匆一游,就在堰头村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还没到午饭时间,我逛到客栈旁边的小虾店与店主聊天。店主年近七十,做过瓯江上的船工。他说当初上游的龙泉等地有许多特产要运到温州去,他就贩来物品放船到温州。下午三时,我小睡后又去找店主,而他网鱼去了,我站在一个小埠头等,像等待还在瓯江上做船工的父辈归家。

  堰头村临江而建,小埠头沿着民居墙脚伸入江边,与古码头连在一起;当然,这小埠头也是瓯江上的船只靠岸后,各色人物和货物通往古村的通道。店主回来了,他从船里拉出鱼网挂在石墙上,我帮他从鱼网中理下一条条小鱼。这些鱼儿会多半落入我的腹中,我暗暗喜悦,晚上准备跟店主来点小酒。

  堰头村不是穷乡僻壤,是功名富贵之地,“玉叶流芳”、“书香门第”、“光荣南极”,这些都是古民居的名字,包含着多少荣光啊,更多的荣光还表露在建筑上。走在古村中,你总能看到一些廊柱、横梁、牛腿、墙砖上的雕刻,龙飞凤舞,栩栩如生,总是那么精致。这些古宅里的主人,不是达官,也是贵人,否则没有这样的大手笔。但堰头村还是堰头村,从来没有“扯大旗”,把自己“提升”起来,还是静静地居于瓯江岸边,碧湖一隅。

  在村里转了一圈,就去小虾店,店主已烧好了小溪鱼,我还点了小醉虾、小芋头和小鱼干,再来一斤小老酒,都是“小”字辈,吃的人也是“小”字当头:小店主和我这个“小文人”。两人喝了小酒后,讲的也是小话题,先说几百年前这堰头村灯红酒绿笙歌声声中的小故事,又说各自人生与旅途中的小感悟。四盘小菜吃过大半酒也喝到六分,上来主食是手工拉面,小店主捞一小碗拉面,放进去几条小溪鱼,说自己吃的是“溪鱼拉面”;我捞一小碗拉面,放进去几个小芋头,说自己吃的是“芋头拉面”,吃完了,再捞一小碗拉面,放进去几条小溪鱼,说自己也吃“溪鱼拉面”; 小店主问我:你一会儿放芋头,一会儿放溪鱼,这拉面的味不就杂了?我说:这芋头是我在楠溪江吃惯的,而这溪鱼是瓯江的特产,我这样吃,就是从楠溪江吃到瓯江啊。小店主拍掌说我说得好,我捂嘴笑笑,笑自己其实比这酱油盏里的醋还酸。

  喝了小酒回到客栈倒头就睡,凌晨时被蚊子叫醒,待到天亮,我披衣下楼,拉出门闩,打开木门,走到街上,此时的堰头村,游客还没有到来,村民大概也没早起的习惯,只见三三两两的老人或坐门口,或在街上走过,高声地相互打着招呼,把这古村从睡眼惺忪中吵醒。

  顺着溪岸走到村外,我见到了这远近闻名的“古堰”:通济堰。看文字介绍,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应该是1500年前的事吧?兴建堤堰,是历朝历代的民生大事,况且这碧湖镇是一个平原,是丽水主要的产粮区。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都离不开土地和水,而当前,一些地方的城市化和工业区建设,用去了多少田地、阻塞了多少河道溪流啊?大兴土木、大拆大建,是城镇里最普遍的景观,野蛮的开发方式仍有市场。我们不否认城市更新改造的必要性,但过度地追求地方经济利益,一味地以GDP数据论英雄,城市建设就割裂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那无疑是对历史文化的毁灭。

  值得高兴的是,中央已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了保护地方文化血脉的措施,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就强调,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同时,中央提出“美丽中国”建设,浙江省委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这正是爱民之心的体现,也是我们百姓的心愿。瓯江水从通济堰上汩汩滔滔地流过,流出了多少从古至今农民的生存智慧啊,你看这通济堰,能将水系分为四十八派,干渠分支渠,支渠分毛渠,迂回曲折,渠渠相通,遍布整个碧湖平原。

  早餐后我便乘坐游舫,从古堰去画乡,游舫里还有十来位艺校学生去画乡写生。昨天我在堰头村,也总见他们在路旁檐下专心地写生创作,我很欣赏这些年轻人对艺术的孜孜追求。我想,从事任何艺术门类,要有所成就就不能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地深入生活,用眼睛看,忠实于对象的原貌,用心灵写,面对自然万物用感悟描绘,这样就不怕没有生动的、鲜活的笔墨。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走过堰头村 2013-11-19 3260945 2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