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积极构筑产业高地
大平台 大产业 大梦想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积极构筑产业高地
大平台 大产业 大梦想
创业的梦想,在这里点亮。
创新的激情,在这里迸发。
创业创新,一步一个脚印。1992年8月创建的嘉兴经济开发区,2010年3月跨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就在这一年,这个嘉兴市重要增长极的典型城市型开发区,与当年规划建设的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实行合署开发建设。
发展模式的变革,释放出更多活力,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正在嘉兴掀起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大发展。这是一组有说服力的数据。
2010年至2012年,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5亿元,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89亿元,年均增长22%,三产投资完成260.89亿元,年均增长25%。完成实到外资6.86亿美元,年均增长45%,引进市外内资44.37亿元,年均增长34%。完成财政总收入73.89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7.37亿元,年均增长26%。这些数据中, 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基本实现了三年翻一番。
站上新的起点,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正统筹推进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嘉兴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嘉兴国际金融广场、嘉兴高端食品工业园区、运河新区、姚家荡城市综合区等重要平台的建设,较好形成了二产、三产和2.5产业承接平台的协调格局。特别是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嘉兴国际金融广场作为三产和2.5产业引进的重点平台,为今后该区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 大平台呼之欲出
平台之一:
嘉兴国际商务区
接轨大上海,嘉兴是首站;融入长三角,嘉兴在中央。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经商成本的低洼之惠、密切往来的人文之亲,让嘉兴以比较优势独领长三角风骚。
正是看到这些独特的优势,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因沪而谋,借沪发力,在接轨中主动错位,拾遗补缺,打造嘉兴国际商务区对接平台,在长三角经济大版图中抢筑接轨高地。
创建于2010年1月的嘉兴国际商务区,突出“优、新、高、特”的产业导向,主要引进和培育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教育培训、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贸金融和房地产等产业,积极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新引擎,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全力推进平台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是嘉兴国际商务区决策者的胆识与谋略。国际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说,三年来,全区投入5000多万元实现了规划全覆盖,投入100多亿元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座承接城市南移、承载腾飞梦想的新区悄然浮出。
——高起点编制规划。规划是城市发展总纲,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该区对于重点地段的规划设计,无论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色彩,还是城市绿化、植被品种选择等各个方面,都要从规划上严格把关。据了解,该区通过国际招标编制完成了国际商务区总体规划、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及产业规划,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绿道系统、水系和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
——高强度征地拆迁。该区先后实施了嘉兴市南湖村、四联村、马桥村(部分)高铁核心区等区域的征地拆迁工作,目前已完成拆迁面积110多万平方米,流转土地1.8万多亩,拆迁农户1840户,建设安置房面积106.6万平方米,投入达到32亿多元。
——高速度推进设施建设。三年来,该区共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27个,完成投资56.3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区域内主要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由拳路下穿铁路通道、长水路下穿铁路通道、长秦路、纺工路拓宽工程、马塘路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五座跨南郊河桥中商务大道桥桩基完成;高铁核心区启动的“一三五”工程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高力度招商选资。三年来,该区共引进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180亿元,主要为总投资60亿元的嘉兴万达广场,总投资超60亿元的台昇国际广场,总投资5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华东电子商务及物流中心项目等,到现在已有8个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万达广场从今年6月拿地以来,仅4个多月就形成了非常震撼的建设场面;台昇国际广场则通过不断优化规划,项目呈现出品位高、档次高的深刻印象。
平台之二: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
今日上午,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正式开园。为了这个独具特色的园区早日建成,嘉兴市委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党工委书记何炳荣,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陈利众多次率该区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实地解决具体问题,确保这个项目顺利有序推进。
这个吸纳2.5产业的大平台,让人充满期待。智创园主任曹宣介绍说,该园区规划约3.23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
据了解,该园区将依托嘉兴学院、嘉职院等院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转化中心、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科创中心等众多的科研资源,通过整合集聚、重点招商,将园区着力打造成为嘉兴软件信息、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创新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重要基地。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根据“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上台阶”的总体建设目标,力争5年时间建设产业配套用房100万平方米。在3年内有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中国服务外包企业50强、中国业务流程外包企业20强、中国软件出口企业20强、文化部重点动漫企业、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及总部经济项目、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服务外包等项目、知名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动漫游戏等培训机构等企业6~8家入驻;力争5年后达到100亿元以上的产出目标,使园区成为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配套基地、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文化创意基地、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外向新平台。
目前,已有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服务外包及人才实训项目、中国航天集团四维测绘技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项目、信达电子科技北斗车载导航云计算数据中心等15个项目入驻。
平台之三:
嘉兴国际金融广场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上海自贸区正在酝酿而尚未揭牌之时,嘉兴国际金融广场就已开始超前谋划。9月23日,嘉兴国际商务区召开嘉兴国际金融广场推介会,将一个规划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的金融广场宏伟蓝图展现在180多位金融业嘉宾的眼前,这个大手笔的国际金融广场未来目标是,建设成为嘉兴金融中心和上海金融后台配套服务中心,打造成长三角小型版“陆家嘴金融城”。
嘉兴国际金融广场的规划建设,是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的一大举措,其选址位于嘉兴国际商务区金融商贸板块内,规划面积415亩,净用地323亩,东傍城市快速通道南湖大道绿化带,南至槜李路,西至禹德港,北至祥和路,与西侧姚家荡综合区紧密相连,并连接纺工路,距嘉兴高铁南站仅4.5公里。
定位为嘉兴市区域性金融CBD、金融机构集聚地、金融企业总部区的嘉兴国际金融广场,建成后将引进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及相关行业企业总部。该广场规划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其中一期启动区块占地约90亩,总投资20亿元。
上海市金融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有意在嘉兴设立分会,并愿意将这个分会设立在建设中的嘉兴国际金融广场。因此,对接上海、服务嘉兴特色经济,便是嘉兴国际金融广场的主要功能之一,同时根据金融行业的需求,配置地标性五星级酒店,提供百货、餐饮、娱乐、教育等多种商业形态,针对金融工作者的需求配置体育休闲设施。据了解,嘉兴国际金融广场在规划上突出五大特色:高品质生态环境、多模式交通网络、多样化公共空间、人性化配套设施、统一协调的色彩系统。
今日上午,嘉兴国际金融广场举行奠基仪式,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嘉兴分会也落户这一发展平台,这标志着这一对接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广场正式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 大产业强势崛起
“平台建得有多高,引进项目的水平就有多高。”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陈利众说,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始终本着“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理念,努力为投资者营造“低成本、高效率、零距离”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与新兴产业相符合的高端平台,以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集聚。
截至目前,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已累计引进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4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6.69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生产性大项目和国际著名大企业纷纷来区投资落户,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157个,投资规模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9个,吸引美国玛氏、雅培、丹麦乐高、日本住友电工等世界500强企业在该区投资,形成了以韩日和欧美并举的外资特色,并成为了全国最有影响的韩商投资区之一。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大项目、好项目引进上取得新突破,新批外资单个项目平均注册规模达到了1253万美元,新引进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乐高智力玩具、JFE汽配、台湾机械、香港工业产业园、旭领置业等,其中世界品牌500强——丹麦乐高玩具一期注册资本达1.18亿美元,是该区建区史上单次注册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引进的万达商业广场内资项目总投资超60亿元,注册资金8亿元一次性到位,也为建区史上内资引进之最;成功引进总投资达10亿元的上海华府广场项目,全国著名的22个商业品牌将同时落户。
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也已明确。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特别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深化产业规划。对全区各功能区的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明确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高端食品药品等新三大制造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形成“3+X”的工业产业结构,同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专业市场、现代物流、软件研发、科技金融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
——深入实施“三大突破工程”。即以大力发展重点装备制造产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以不断强化专业市场和物流业提升壮大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服务业大发展;以切实加强智慧产业创新园集聚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创新引领战略的实施,并分别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及配套的专项扶持政策。
——加快“二次开发”和“两退两进”。截至10月中旬,城南路、城北路等四条道路“二次开发”已与24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拆迁协议,协议拆迁面积6.7万平方米,盘活土地面积139.705亩,成功引进项目17个,完成土地出让8宗。同时,抓好工业用地绩效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按照改造提升、倒逼提升、关停淘汰三大类对企业进行分类,建立了“两退两进”工作项目库,加快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