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天下·环球眼

  规矩立方圆 标准成风景

  温州“五型电站”创建初见成效

  郭兴华

  潺潺流水,是跳动的脉搏;

  条条银线,是飞扬的长发。

  每个夜晚,那碧波白浪,

  化作繁星点点,照亮千家万家。

  温州,一座多水的城市,也是我省的水电大市。

  据温州市水利局统计,至2012年底,温州已建成投产农村水电站545座,总装机容量89.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4亿千瓦时,从业人员5000余人。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推手。

  然而,长期以来,温州的农村水电站量大面广、良莠不齐,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仅仅是运行时间超过25年的农村水电站就占到了总量的1/4,安全生产的形势日益严峻。

  2012年,温州市水利局及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围绕从重建设向重监管,从重经济效益向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两个转变”,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建设,并创新性地提出打造“五型电站”,计划2014年底前完成市管农村水电站标准化达标工作。目前,市管25座农村水电站已基本完成标准化达标,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工作初显成效。

  目前,温州安全型、高效型、创新型、和谐型、秀美型“五型电站”的创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成为当地农村水电站建设争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有力抓手。

  安全 保障生产运行

  “标准不仅挂在了墙上,也融入到了生产中,刻到了我们的心里”,在温州市文成县靛青山水力发电厂管理科科长赵军值守的电脑控制台前,一块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张贴板格外醒目。

  作为温州市首批通过标准化创建验收的水电站,靛青山水力发电厂通过标准化创建工作,大幅增加了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强化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手段,安全生产更有保障。发电厂副厂长金卫平表示:“由于各类生产活动都有严格的标准,设备设施运行更加可靠,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年检得分率平均提高20%。”

  文成县靛青山水力发电厂也是温州标准化农村水电站的代表。除却设备、生产安全方面的“硬数据”,不断推进的标准化建设也带来安全意识的“软提升”。在温州市管25座已基本完成标准化达标的农村水电站,通过加强管理,形成了安全生产与职工福利、职务晋升相挂钩的机制,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

  同时,标准化创建让各个农村水电站生产运行更加科学。通过对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和重建,对运行管理各环节进行了完善,逐步形成了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的良性循环。

  高效 提升效能水平

  “以前每隔1小时就要去检查一下温度,现在放心多了,只要定期对温控系统进行维护就可以了。”在乐清白水漈电站,谈起运行不久的电缆沟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站长陈志国赞不绝口。

  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要通过出线铝排接到电网上,由于铝排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热,在电缆沟这个密闭空间里散热效果很差,加速发电机老化,也带来消防隐患。陈志国说:“技术人员在电缆沟里和发电机上都安装了温度探头,当温度达到40℃时,就自动启动风机进行辅助排风,保证铝排及时散热。”

  以乐清白水漈电站智能化改造为代表,通过标准化创建活动,一场温州农村水电站的“高效革命”已经开启,如何充分利用了水能?如何提高电能质量与可靠性?如何贴近一次投入持续回报的经济运行目标?众多的问题成为一场集体的实践。

  通过标准化创建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村水电站充分认识到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理念。通过标准化创建活动,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了各类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同时,标准化电站对运行规程进行修编,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供电调度计划,这都确保了电站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

  同时,标准化带来的生态效益显著。按照保证河道生态流量的要求,促进了下游河道水景观的形成,保障河道生物多样化。通过厂区绿化和道路硬化,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创新 形成日常氛围

  打开手机,动动手指,就能对水电站开停机、发电量、设备故障等进行远程监控,还支持实时视频画面调取……瑞安水电公司新近开发的自动化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手机平台对电站设备运行的远程监控。

  在温州创建标准化电站的过程中,像瑞安水电公司一样的创新之举已蔚然成风。

  通过互看互学、取长补短,参与创建的水电站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标准化制度体系,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维护、文明生产等方面有新突破。

  制度创新方面,标准化创建制订了7个设备管理制度、27个生产管理制度和22个日常管理制度,按照4个一级项目、16个二级项目、49个三级项目要求建立了23本台账,形成了职责清晰、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水电站运行管理制度体系。

  技术创新方面,标准化创建以安全实用为主轴,发动职工从工作实际出发,全面梳理技术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管理创新上,标准化创建着重培养了职工的实际操作和专业技术能力,解决“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工作标准是什么”的现实问题,增强判断和解决日常故障的能力,把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渗透到每个环节。努力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制度化”。

  和谐 融合各方力量

  今年,乐清水电总站组织了50多人参加大专班学习,成为温州农村水电行业的一道别样风景。

  在泰顺仙居水电站,中级以上职称占76%,职工文化结构相对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在创建标准化电站过程中,温州着力解决农村水电行业不同程度存在的技术含量低、人员文化素质低等问题,努力营造一个学技术、提技能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职工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审工作,实现运行工和安全监察员100%持证上岗,提高职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在自身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创建标准化电站还对进一步挖掘和提炼水电文化提出了要求。苍南桥墩水库电站建立了水电文化墙,瑞安水电公司正在建设水电文化教育基地,文成靛青水电站编著厂志与拍摄宣传片……众多水电单位都在为树立农村水电良好形象积极努力。

  同时,水电宣传力度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上不断加大,充分展现农村水电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供应、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争取社会各界的了解、关心和支持。

  秀美 服务美丽乡村

  青山绿水,修竹成荫,芙蓉花繁,玉兰和桂花的香气弥漫消散……这不是景区、公园,而是苍南桥墩电站的生产厂区。

  山水间的水电站,往往自成风景。

  通过标准化创建工作,温州充分发挥水电站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把电站与山水融为一体,努力建设成有山、有水、有灵气的花园式电站。

  如今,漫步温州的一个个标准化建设的农村水电站,映入眼帘的厂美、景美、人美引人赞叹:设备得到更新维护,基础设施得到修建完善,厂容厂貌得到根本改变;结合“四边三化”等活动,开展电站洁化、绿化、美化行动,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美丽浙南水乡”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电站厂房的噪音、温度、湿度等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进一步提升,职工都配置了统一的工作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资 讯·

  三插溪水电站台账管理

  靛青山水电站安全文化园

  桥墩水电站厂区景观


浙江日报 天下·环球眼 00007 2013-11-15 浙江日报2013-11-1500007;浙江日报2013-11-1500008;浙江日报2013-11-1500010;浙江日报2013-11-1500013;浙江日报2013-11-1500012;浙江日报2013-11-1500009;浙江日报2013-11-1500016;浙江日报2013-11-1500014;浙江日报2013-11-1500011;浙江日报2013-11-1500015 2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