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化成街到重归河道,塘栖古镇市河的变迁启示——
水乡:路河之变
本报记者 包璇漪
区委报道组 范建荣
通讯员 胡丹
余杭区塘栖古镇中心,曾有一条市心街。9月底,运河水引入,市心街变身市河。曾流淌着水乡古镇风情的塘栖市河,在固化成街、断流35年后,重又水波荡漾。
运河水,流淌了千百年。运河边的塘栖古镇,因漕运而兴,明清时因繁华被誉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然而,3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迅速地改变了古镇的容貌,也改变了塘栖人与水的关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市河被迫切期待陆路交通便利的塘栖人,填了个严严实实。今天,为打造“名山名湖名镇”,重现水乡胜景,塘栖又重挖市河。
35年间,路与河之变,折射出一个古镇建设观念的变迁。环顾周边,浙江的城与镇,不约而同在重构水乡,新的亲水时代到来了么?
35年,市河归来
沿塘栖镇境内的京杭大运河故道,从水南街东首跨上新修的花园桥往南看,就是刚通水的市河。450多米长的新市河,北与运河相接,南与翠紫河相连,连通了塘栖境内运河与丁山湖两大水系。
新市河河面宽8至12米,河道深度为4.5至5米。它曾是塘栖的水路交通要道,如今河岸两边依然紧紧包围着塘栖最热闹的商业街与小区。沿市河的历史街区改造同步进行,已初露秀色。近日,已有不少游人迤逦走过运河北侧的水北街历史街区,跨过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姗姗而来。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看市河沿岸建筑,如行进在时光隧道。明清古建筑太史第,30年间先后修建起来的东小河、西小河小区,刚刚竣工的仿古廊檐,标记着各自的时代。
市河有年头了。明清时,古镇塘栖东西两市依偎市河而兴,市河由此得名。
27岁的姚丽娜是西小河社区社工,她听说的当年市河,来自“老塘栖”、社区支部书记吴松泉的描述。吴松泉告诉她,旧日塘栖处处是河,镇上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高高低低三十六爿半石桥连通河道与街巷。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吴松泉的记忆,又与民国时期丰子恺的记录重叠,丰子恺家乡石门还有民谚“塘栖街上落雨——轮(淋)不着”。塘栖的风情与繁华,可见一斑。
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风景一变。余杭区政协委员、塘栖“民间故事大王”丰国需记得,那时疏浚大运河产生的淤泥无处倾倒,再加上对陆路交通的渴望,让塘栖人选择了填埋市河。一眨眼,市河匿迹,市心街横空出世。
市心街重新变回市河,酝酿已有时日。2011年5月,市心街与运河相连的河口开挖。
姚丽娜不谙旧日风景,但享受今天的市河新景,她也听到居民们的叫好声。“晚饭后,河边走走,石桥站站,市河两边终于有了散步休闲的地方了。”
年轻的姚丽娜还向往更开阔的水乡风景。塘栖正在大力打造“名山名湖名镇”战略,她在畅想,一条市河贯通老家丁山湖湿地水系和运河水系,从此一条船儿来往,塘栖的旅游资源可贯通成一线。“日游超山,舟游丁山湖,夜宿塘栖”,塘栖游不再是尴尬半日,会给古镇带来更多的财富与机会。
“变”不回来的遗憾
路变回河,再造古镇风情,先要给塘栖人的通行添点“麻烦”。
市心街是塘栖镇东西交通要道,车来车往人流不小。如今市河历史街区建设二期工程已进入尾声,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公司工程师李立站在河边指给记者看,市河上五座仿古景观桥已竣工,南端最后一座车路桥正在加紧建设。“五座拱桥行人,一座路桥行车。”说话间,一辆越野车驶上皮匠弄口的栈桥。“两个月后,栈桥就要拆掉,市河中间不会再有车来车往了。”
重挖市河,投资不小,技术也比想像中复杂。
李立说,当年填河修筑市心街,在市河与运河、翠紫河勾连的南北两头打上围堰,吹填上淤泥。但今天重挖市河, 采用的是与修筑地铁一般的技术,“两头围堰打上,边挖土边在两侧打好9米到12米深的地下连续墙,河底再铺设上混凝土底板,一切就绪,再引入运河水。”
为何如此大费周章?李立指指市河两边的东西小河小区,这里是塘栖镇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两岸再也不是当年的过街廊檐。三四十年间,古建筑消失,“挤”进来一幢又一幢水泥房。“河道在旧址上,首先要保证建筑安全,不发生沉降,才采取这种技术。”
丰国需关心市河重建,一趟趟来过现场,也曾对工程师提问,市河还能恢复当年模样么?为了安全,河道两侧和底部都已经是水泥构造,不再是天然河床。这样用混凝土打造的河道,还能让河水水质清澈,泛出当年那般灵动的光彩么?
施工时,年轻的李立也有类似的遗憾。“河道的宽度没法完全恢复,大大受制于两边的居民区。”
李立和同事们在努力打捞历史的片段。挖开路面后,还能看到旧石桥桥基,它们重新恢复了作用。在花园桥上,李立指着桥板对记者说,“这都是有年岁的老石板,我们一块块找来的。”要修旧如旧,不少石板是从更偏远的乡间寻觅而来。
唤回水乡魂魄
“水是塘栖的魂,希望现在大兴土木不要造成二次破坏,真的要把水乡的魂唤回来。”丰国需一直说。
不少“老塘栖”,忘不掉市河。塘栖人蒋豫生2007年出版《塘栖旧事》一书,回忆市镇风貌变迁中提到,老镇的“特色风貌是在近半个多世纪内一步步变化与丢失的”。
根据书中记载,可绘制出一张古镇填河时间表:
1952年下半年,镇里为了在镇中心建一个农贸市场,决定填平北小河;
1953年,镇上拆除自西市角到喻家湾整条市西街上的过街廊檐,据说是为了照进阳光“讲卫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全国备战备荒,1971年夏塘栖填西小河,下留防空洞,上面造马路;
而填河造路最大的动作,就是填平市河。1978年运河疏浚开始,这条塘栖南北流通的主脉就被填了。
丰国需也记得,填平市河时,因为当时自行车、收音机等“三转一响”刚刚流行,塘栖人买了自行车,在小镇上逢桥还要下车驮着车子走,“水路不如陆路”。同时,塘栖的工业企业开始兴旺,许多厂子买了汽车开不进来,只能停在镇子外面。“当年填河,老百姓还是欢迎的。”
蒋豫生记得, 大跃进时,面对着栉风沐雨500多年的广济桥,镇里曾高高悬挂起一张塘栖镇远景规划图,图上除了运河和长桥、里仁桥外,都是笔直宽阔的大马路,建筑均为一排排一幢幢的混凝土平顶楼房。“现在,当时的远景已经实现了”,可塘栖人这才惊觉,曾引以为傲的水乡风情只留下零星片段。
丢失的不仅仅是风情。自1996年以来,塘栖屡受水淹。台风“菲特”之后再看,水边的千年古镇逢暴雨汛期却以水为患,也引人反思。“市河重修,还能沟通丁山湖水系与运河水系,从行洪来讲,塘栖镇内又多了一条通道,当然有好处。”塘栖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张正华说。
张正华拿着《余杭塘栖圩区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报告》向记者介绍,为帮助南边低洼地带向运河排涝,塘栖拟延伸官堂港向东、西界河向南,沟通塘栖水网,为古镇远离水患再造两处新河道。
城镇的面貌,最能代表居住其中的人所秉持的发展理念。新的历史节点上,该怎样珍惜拥有,负责任地描绘未来?丰国需羡慕西塘,认为那是“活着的古镇”。“活起来,美起来”的水乡,该怎样向前?祖祖辈辈生活在水边的浙江人,正在试图寻回专属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