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正即时改变我们——
烟涛微茫信可求
本报记者 童桦
直到今日,人们还未从4天前那场总额高达350亿元人民币的大血拼中回过神来。因为“双十一”的包裹,还在路上。
对于众多网络电商而言,创造又一次销售奇迹的“双十一”,是一次值得回味的“欢宴”。不过,对于微信、来往、易信、陌陌、米聊这些IM(即时通讯服务)来说,让用户购物至凌晨的“双十一”,却是一场隐藏在“欢宴”台布下的战争。
这场IM之间的战争,没有硝烟,但激烈程度却不输美国大片。其主要作战目标,即抢用户。“双十一”前夕,出身浙江名门阿里的来往开始派发6000万元人民币红包,来往用户只要连续登陆并成功邀请新用户入驻,即有机会拿到最高6万元人民币的红包。与此同时,出身名门腾讯的微信则感受到了来往的战意,随即屏蔽了用户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的来往链接。
贴身肉搏,一触即发。随后几天内,各大IM都跳进了争抢用户的大潮,由电信和网易合作创立的易信推出“易信好友征集令”,用户只要不断召集好友进驻易信,就可以获得多次抽奖机会,奖品涵盖实物和现金。微信同样为自家的易迅网开通了微信卖场,这一招成功地吸引住不少用户。
但和马云给员工下达的来往拉客令相比,这些似乎都逊色不少。在马云的强力推进下,阿里的每一位员工都向周边亲朋好友伸出了邀约入驻来往之手。用户数量和个人年终红包挂钩、员工不用来往立刻走人……苛刻的条款看似争议,却在短短时间里,将来往的活跃用户提升至500余万。
竞争,互联网里无处不在;用户,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要。以往冷冰冰的手机号码,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对于IM而言,用户的加入与否,已经从单纯的市场意义上升到关于到他们存在的意义和未来价值。开战,正当时。
但这场战争,并不会马上止歇。或者说,好戏才刚刚上演。
来往,为谁而来?
点开微信,和好友、同事聊天加发图,顺手玩一盘连连看,这样的场景,你是否已经习以为常?你是否又是其中之一?不用急着举手,因为在机场、动车站,餐厅等公共场合把玩手机微信的那些身影中,想必有你的存在。
微信,如同好玩的掌中呼啦圈,框住了一堆堆和自己拥有共同属性的朋友们,和微博的信息公开化相比,微信在信息的私密性上也更甚一筹。难怪人们会对微信趋之若鹜,并在使用之余高呼:“传递信息、闲时娱乐,有微博和微信就够了。”
但在扎根杭州西溪园区曼陀山庄的一帮年轻人看来,这一观点显然还有待商榷。他们,即是阿里核心产品来往的研发团队——来往负责人邹孟睿和他的小伙伴们。
“在没做以前,我也认为微信是全部,但当我们真正做进去了,才知道微信只是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邹孟睿聊起自己的产品思路,“这些微信没有做到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机会点,把它不做的地方做透,就是机会。”
灵感,往往会为产品带去本质的升华;思考,才能真正推动产品靠近用户。来往,就在这样一步步的尝试中诞生了。“起步阶段很想做一个类似微博的产品,但仅半年时间,我们就发现移动互联网已具备雏形,继续围绕电脑终端做文章,效果显然不会很好。”邹孟睿谈到,产品思路从电脑终端移向手机终端,是团队在看待互联网发展态势上的第一个观点转折,也成为产品日后雏形的源动力。
信息时代,产品更迭瞬息万变。从QQ到微博再到微信,及至现在的来往、易信等平台,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已经跟随着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变革轨迹,产生了多样的变化。两年前,包括“大嘴女王”姚晨、房产商人潘石屹等在内的社会焦点人物陆续登陆微博,普通民众在明星效应之下跟风而上,他们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体,在微博上呼朋唤友,并制造、传递各种信息。尽管用户在今天感觉到了微博的不完美,但它的确完成了自身承担的历史任务,即满足人们对于信息接收和分享的极大渴求。
不过,这并不是用户信息需求变化的最终形态,紧随其后的微信又将这一需求提升数个量级。作为一款在2011年年初登场的IM,微信在诞生之初即被微博绚丽的光环所笼罩,并没有在短时间里绽放出一如今日般的光彩,直到当年年底用户数量暴增至5000万人之后,这个绿色标记的小应用才引起人群的广泛关注。
“腾讯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好友关系链,它可以把你的QQ好友推荐给你,所以大家在微信上不用认识新的陌生人,沟通没什么障碍,玩得起来。”除此之外,微信本身具有的朋友圈、公共账号、微信支付等功能,也黏住了一大批用户,邹孟睿对此认为,这恰好符合了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需求的独特性。
邹孟睿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于是他端起来往的准星,将微信当作了标靶。“创新对来往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给自己的挑战是,一定要做一款既安全私密,又开放好玩的移动社交产品,所以你能看到来往有‘阅后即焚’。”
围绕着信息服务,眼下的各类IM产品其实还有许多功能等待挖掘。来往,是为了满足用户正在升级的信息需求?或是为了占据移动互联网未来的高地?又或者,仅仅是想和微信争夺用户数量和时间?邹孟睿和他团队,定想三者兼而有之。
IM,引领变革?
你有没有过,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拿起床头的手机看新闻、查天气;你有没有过,在地铁、公交上翻阅手机里的电子书、股票、新闻,或是在疯狂地找你妹、切水果、神庙逃亡;你有没有过,在旅游的时候还在玩微博、分享旅游趣事……移动互联网,正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络娱乐、生活服务。
这段话,易信战略合作部张永威已经多次向合作伙伴提及,他也总会再附上一句,“易信不仅仅是一个高品质的沟通社交工具,更将建设一个面向大众的生活服务平台。”
在诸多IM中,夹在微信和来往之间登场的易信并没有类似兄弟们的重量级推广攻势,但他之后获得的用户数量却让人惊讶。2013年8月19日发布当天,注册用户即超过100万并登陆苹果AppStore社交类榜首,截至10月底,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易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品质的沟通,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清晰传递聊天内容。”张永威说,免费短信、电话留言、国际漫游电话也是易信颇具竞争力的功能,“我们还开设了注册即送流量的活动,用户很受用。”
“一群人随时随地相互沟通、娱乐和消费,这些因素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本质,所有的信息焦点都汇聚到手机上,然后再通过各种关系从手机上发散出去。”邹孟睿说,用户的这些行为呈现出移动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所以不再有明显的边界,这为IM的出现和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IM们又进一步引领用户改变信息获取、文化生活的方式,“这是一个新建立起的循环,并且相互影响和促进。”
那在众多活跃于IM上的自媒体人看来,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微信知名公共账号“青龙老贼”的操作者朱晓鸣分析,自媒体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以前有论坛、博客,里面的意见领袖和博主也都是自媒体人,只不过论坛的意见没有聚合性,博客则很难精准地将信息传递到读者,微博只适合短消息不适合承载深度文章,现在的微信则可以深浅结合,相对而言是自媒体人最为合适的平台。”
开张于今年1月,目前已聚集10万用户的“青龙老贼”一直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中高层用户发布个性化的文章和信息,这为朱晓鸣在业界积累了良好的人气。“IM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关注那些具有品牌意识,个人定位很独特的自媒体人,也培养了用户对于获取信息的独到眼光。”朱晓鸣说。
地球脑,正在形成?
养成一个习惯,只需90天。沉浸在移动互联网社交环境里长达数年之久的人们,早已对IM带来的改变习以为常。
“得益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已经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产生了急速的变化,或许每个个体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从群体角度看,地球脑已经形成。”浙江工业大学广告系主任、注意力经济学教授张雷认为,微信、来往、易信等的出现,加速了个体成为一个脑神经元的过程。
地球脑简要地说,即“地球是一个脑,每个人是一个神经元。”但这一概念并非首次提出,早在古希腊人的著述里,过去的学者们就已经领悟到了这一点,并从各个层面提出“社会可以看作为带有自己的神经系统的有机体”的概念了。地球脑之所以直到今天才再次被提及,是因为人们受互联网创新型文化的影响,实在过于迅猛。
“互联网的这种文化扩张力很强,直接影响到了人的本身,IM兴盛的背后,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融合程度正在变高。”张雷认为,移动互联网把散落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聚集在了一起,重塑了人的本身,“说得简单些,就是人都符号化了。”
这是由互联网创新型文化带来的另一改变。譬如以往的人们会钟情于一些实物,在生日的时候寄一张贺卡,在特殊的时刻会赠人一捧鲜花,“但这种体验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再创造和传播来客观呈现,信息也由此从物质的形态中剥离出来,形成和实物趋同的感受,比如一捧虚拟的花和真实的花,对接收方所起到的心理体验相差并不大。”
小小手机,蕴含大世界。每一天,人都在其中你来我往,我们的时间也都被各种信息包围,脑海中的信息量几近满溢。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正常的生活又在哪里?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真的只有这些IM吗?许多人对此颇感苦恼,几近焦躁。
“传统社会是物物交易,工业社会是金钱和物品的交易,信息时代则是注意力和信息产品间的交易。”研究注意力经济多年的张雷认为,人们分享信息的过程并不是在进行免费的午餐,“每收到和发布一条信息,都是要付出注意力成本的,这些本应该是IM们支付的开发成本,但现在却被他们推出的各种优惠活动分解掉了。”
生活的质量在于感受,微信、来往和易信则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条感受的通道,如何利用它获取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命质量,才是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所应该思考的问题。“生命的意义在于注意力的分配,或许我们可以试着重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张雷还建议到,互联网创新型文化带来的另一项改变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知识数据库,“碎片化需求很积极,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丰富性,找到更多的人生接口,并连接上地球脑。”
新的文明形态在孕育,你与我,一切都在被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