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影评人

致梦想

  生命的每一刻

  都充满创造力

  宇宙的每一角也无限丰富

  你只要对宇宙和生命

  发出澄清的请求

  你心中想要的 将呈现于你面前

  ——甘地

致梦想

  好电影闪烁着水晶一样的光辉,就像星星。

  我希望自已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能发光,就不会害怕黑暗。

  耳朵,听得见微风的细语;嘴巴,诉说山川河流的层次;目光如电,透人心脾。在冷酷中发现被掩盖的温柔,在按部就班里寻觅灵魂的悸动,穿过坚硬的外壳窥见刹那的脆弱,或是走进人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找一个好故事。

  每一个故事里,都埋着一颗梦想的种子。

  有人说,这是属于青年电影人的创作心态。渐渐地,故事里会多了谨慎、含蓄,尽管有余味,却少了“青春期”渴望与世界对话的跃跃欲试,以及一种从内向外涌的,横冲直撞的勇气。这中间隔的不只是时间。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要全神贯注,倾尽全力。因为我知道,“青年”,意味着倍加期许。我也相信,无论成功与否,总有一些气质或者说DNA,从此刻开始已经打上了烙印,永远也不会改变。

  好电影都是一样的——沉入深海,收获满眼星光。

  但你可曾发现,“不一样”的,也是好电影。

  这个不一样,是彻底的不一样。不只是电影的包装、类型、演员,更重要的是,流淌其中的有关生命的独特体验。

  诱惑无处不在。从纵向看,有关个体成长。比如看到大师作品,有人会受到诱惑:他拍得真好,我能不能也拍成这样?

  从横向看,有关业界氛围。比如票房黑马频现的当下,有人会受到诱惑:炒作话题、以小博大,我要不要跟风?

  还有贯穿创作始终的挫败感。坐在剪辑室里,我总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去修改那些光影片段、甚至重塑它。一遍又一遍,全神贯注,像给油画上色,又像西西弗斯推着巨石上山。

  这是电影。它是疾病也是医生,是魔鬼也是天使,它使朽者凋零,也给种子生命。它本身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但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力量。从出现那天起,它就从被动转为了主动。我虽是缔造者,对电影来说,我仿佛并不存在。

  但我依然可以创造一些东西。像向日葵一样不断调整角度趋向光照,每变化一度,都产生出一个全新视界。

  是的,角度。世界上有美,也有苦难,重要的是,被看见。无论是少了点什么,还是从中得到些什么,抑或深受感动,这些故事被光束投射在银幕上,其中蕴含着我们自己。

  法国电影新浪潮代表人物弗朗索瓦·特吕弗说,最令他感到鼓舞的场景莫过于走入影厅时,回头看到观众在银幕下闪光的面孔。

  在每个观影现场,总有比真实和梦想都更鲜活、更闪光的东西触动彼此。这时候,一直以来的困顿、纠结、无力感一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看见的幸福感。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会说,所向披靡。

  美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一个事物因为被深爱而折射出来的光芒。心中有深海荒原的人,眼里才有永恒的星光。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影评人 00018 致梦想 2013-11-15 浙江日报2013-11-1500011;浙江日报2013-11-1500010 2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