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陆宗达先生的
美食趣味

  周维强

  语言学名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已故的陆宗达老先生,是近世大学者黄侃的得意门生。陆宗达尝言,他从季刚(黄侃,字季刚)先生那里学来两个本领,一个是学问,一个是吃,“前者是用苦功换来的,后者自身即其乐无穷”。陆宗达先生学问好,可以他的著作和讲学作证。陆宗达先生还是美食家,懂得生活的情趣,有精致的美食趣味。

  据说陆宗达的美食家名气很大,北京城里的老字号饭馆都知道他的大名。陆宗达的孙儿陆昕教授说,他陪祖父去饭店,一些老厨师、老经理见了陆老先生,都紧忙着过来招呼,岁数大技艺高的老师傅们亲自下厨。陆老先生则对孙儿说,“你现在见的都不是我当年熟识的那些师傅了。当年的老人们如今没剩下几个。这些师傅绝大多数是过去的‘小力巴儿’,而今也都顶上灶了。”可见得陆先生美食是有年头了。

  陆宗达先生在家里也是饮食不肯马虎随意的。许嘉璐先生在央视的一个访谈节目里说,他年轻时到陆宗达先生府上请益问学,先生留他吃饺子。陆先生家下饺子,是用小锅五个五个地煮,非常讲究。许先生那时年轻,胃口好,哪里等得及这么慢工细火地煮饺子啊!可是陆先生说了:“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他通融的时候,允许家人每次在锅里煮十个饺子,但二十多个一起下到锅里的饺子,陆先生是绝不肯下箸了。上个世纪50年代,陆宗达先生家里还请了一个厨师,“手艺精绝”。那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崔月犁曾到陆府上吃过几次,崔的评语是:“比市委的饭好吃”。美食并不是等同于山珍海味。美食家也并不就是吃,这里还有一个“趣味”在里面。这个“趣味”后面就是文化。陆昕在他写的一篇文章里,描绘了祖父陆宗达吃烤肉:

  ……吃烤肉时,常去的是宣武门的“烤肉苑”。吃的时候不能吃店堂里烤好的,那种肉等端上来,用祖父的话说:“温咕噜嘟,没法儿吃。”每次我们去,都是进到店堂最里面,那里一张圆平台桌上放着一个极大的支子,底下火烧得旺旺的,围着桌子四周,散放着三四条长凳。吃的时候,顾客要一脚踏地,一脚踩在凳子上,手里拿一双店里特制的比普通筷子长出一倍的筷子来,紧扒拉支子上的肉。记得祖父常与赵元方、马巽伯几个人在“烤肉苑”聚餐,几个人一边拨拉着肉,一边喝白酒,头上不住冒汗,又不住大声喧哗,越聊越热闹,支子上的肉被烤得“吱吱”作响,支子下的火光一闪一闪,室内肉香四溢,四周还总围着一圈儿不会这般吃,等着店里烤好的肉的顾客,瞪着眼睛瞧。而祖父他们却旁若无人,直吃得酒酣耳热方罢。

  这样的场景,我曾在黄裳写北京的散文里读到过。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烤牛肉》竹枝词云:“严冬烤肉味甚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嫰,雪天争得醉烧刀。”近人哈墨农《首都杂咏·烤肉》:“宣武城边夕照黄,马家食品快先尝;停车不耐罗衣冷,一阵风吹烤肉香。”真是叫人神往于这般的“食趣”。

  文史学家周绍良教授精于敦煌学、古代小说史和佛学,2004年他在北京燕山出版社印行了《馂余杂记》。在这部专讲中国传统美食的随笔集里,周绍良教授说:这样的烤肉吃法,“只见在北京城区流行,未曾出城圈”。现在估计还得再加一句,就是北京城里也恐怕早已不流行这样的烤肉吃法了。

  陆昕说自己是“吃饭简单,有肉就行”,因此常遭祖父陆宗达的埋怨——“埋怨我口味太低,临末了儿,还总拉长声音来句:‘肉食者——鄙。’鄙字后面还拖个长长的韵尾。”“文革”中,红卫兵让陆宗达先生交待他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陆宗达“交待”:上世纪20年代某年初春,在北平小有天饭馆,他花五块大洋吃鸡油烩豌豆。那是初春时刚长出的豌豆荚,里边的豆子还未长成形,一咬一口浆,用鸡油烩,新鲜味美而名贵。红卫兵们哪见过这样的世面,拍桌子大骂,非说陆先生不老实,因为哪有花五块大洋不吃红烧肉而吃青菜的道理!这才叫做真正的“肉食者鄙”了——粗鄙化。

  陆宗达说,季刚先生一顿饭要吃四五个钟头。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书时,大小馆子,处处吃遍,一边喝酒吃菜,一边传道授业,常至夜阑方散。陆宗达那个时候是北京大学国文系的学生,可常在南京的中央大学听季刚先生讲学。黄侃的女婿潘重规,先后做过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巴黎第三大学博士班客座教授。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写《母校师恩》,也特意说及陆宗达以北大在校学生身份,在南京整学期旁听季刚师讲授的事:有一天,陆宗达对季刚师说:“我已拿到北京大学毕业文凭。”季刚师笑问:“你在南方上课,如何能拿到北方文凭呢?”写到此处,潘重规感慨这种情形“非今日大学生所能想像。”

  陆宗达(1905-1988年),祖籍浙江慈溪。陆宗达先生的学问,世所共认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章黄学派的承前启后者。陆宗达先生的美食趣味,已故的音韵学名家、曾与陆先生同在北师大中文系任教的俞敏教授,以围棋作比,说陆先生是“九段”,而自己也就只能算“四段”了。可惜的是这位“九段美食家”没有能够写出一部有关饮食文化的有趣味的书。不过在他的语言学著述里,倒有几篇涉及古代烹饪的训诂札记,譬如《关于几个古代食品名称的研究》、《烹饪名词的考证》诸篇,或许可看成是陆宗达美食趣味在他的学术研究里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0 陆宗达先生的
美食趣味
2013-11-15 2951331 2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