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就业季大幕拉开
大学生就业前景如何
记者 陈樱之 通讯员 张彩凤
今年,大学生就业曾经一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在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毕业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事实上,就业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据浙江省教育厅统计,截至到今年8月30日,我省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5.77%,虽然同比2012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96.94%,有小幅下降,但可以说就业状况保持了基本稳定。
本月下旬,以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四场大型专场招聘会为起点,“浙江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月”活动将在全省正式铺开,这也标志着2014届高校毕业生进入了自己的毕业期。那么,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就业的压力和困难来自哪里?毕业生、家长和企业应该怎样来面对就业?我们就此专访了浙江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
毕业生增长低于GDP增幅
提示:岗位需求,要学会读经济数据
2014届毕业生人数继续增长,就业是否会面对更大的压力?
丁松泉说:“我们预计浙江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可以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出现特别的情况。”
他拿出了具体的数据:浙江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生源数为275247人,同比增加0.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但由于毕业生人数增加幅度低于浙江GDP预计增幅,以及受浙江经济与外贸形势回暖的影响,预计浙江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他继续分析道,今年以来,浙江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增速保持在平稳增长区间。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61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3%,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6个百分点。他指出,当前浙江经济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投资增长较快。二是出口规模屡创新高,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生产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出口的回暖对浙江经济和就业是比较积极的信号。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好的增幅对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比较大的作用。
他说,根据前一阶段的调研,目前用人单位对招聘高校毕业生比较积极,其中外贸类专业需求明显好于去年,其他如临床医学、护理、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技术、旅游等专业的需求相对较好。鉴于浙江经济的增幅高于浙江省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幅,所以,毕业生和家长可以放轻松点,我省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可望保持基本稳定。
优质岗位竞争仍会激烈
提示:不要盲目乐观,要有务实心态
那么,2014届毕业生就业可以比较轻松吗?
“不能盲目乐观,优质岗位的竞争始终存在。”丁松泉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说,实际上今年有人喊就业难,更多的也是因为优质岗位的竞争形势很严峻给大众带来的感受。因为经济还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整体上确实有增速放缓的迹象,而高校毕业生由于就业期望值比较高,所以会因为供需不对称而造成就业难的困惑。
他分析说,浙江省虽然在2014年能提供充沛的就业岗位,但有很多因素会加强优质岗位的竞争。比如全国2014届毕业生会突破700万人,外省有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会到浙江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竞争就业岗位。又比如,近年来留学生回流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也是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群。而大家竞争的优质岗位,比如核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大型民企等等,这些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竞争还是会很激烈。
而以前每年积极招聘的大型IT企业、金融企业今年招聘的规模有所减少。
对此,丁松泉表示,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反映。因为目前产业发展没有重大突破,所以,大型国企和民企的扩张速度都有所放缓。但浙江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他们的转型升级正需要大量人才,关键是毕业生和家长要有务实的心态。就业,不能只盯着优质岗位。
企业要学会留住人才
提示:面对90后,人文关怀很重要
“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太低了吧,我再看看。”“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而且不能提供员工宿舍?那我要再考虑下。”在今年的毕业生招聘会现场,这样讨论的学生比比皆是。同时,很多基层岗位紧缺人手,喊着招不到人。据高校就业办老师透露,确实不少企业本身的规模及提供的月薪和福利,无法吸引学生。
“1800元一个月,远低于学生的预期。文科生的心理预期约3000元。”学生不仅对薪酬有要求,对工作地点也有要求。“偏远的地方不去,出省的也不去。”一位高校毕业办的老师告诉我们。
“也不能全怪学生挑剔。毕竟读书也是家庭最大的投资和期望,学生对工作有自己的规划,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正常的。”丁松泉这样看这个问题。他说,现在就业的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没怎么吃过苦。他认为,不少中小企业也应该调整自己的态度,对员工要重视人文关怀,只有真正重视人才,才能留住人才。
最后,他提醒毕业生,有期望有梦想很好,但更要脚踏实地。浙江省“2014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月”的4场大型专场招聘会分别是杭州专场、宁波专场、温州专场及师范类专场,地点分别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温州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生要把握每一个就业机会,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