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丰收时节,我们一起喜悦

—本报与渔山乡的“稻米实验”第二载

  核心提示:一个隐匿于富春江南岸、曾被外界遗忘的美丽山乡,因为本报“美丽乡村”周刊的发掘和推动,在稻花香中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场持续近两年的“稻米实验”,尽管未完待续,但点滴变化,已生动诠释了美丽乡村建设应遵循的本源:回归乡土,尊重劳动。

  11月9日凌晨4时30分,渔山人还沉浸在睡梦中,农耕馆的灯光已经亮起。

  种粮大户周午福利索地扛起方桌,68岁的社员周志鹏挑起箩筐,两人前后紧随,轻声疾步走出农耕馆,消失在寂静的星夜中。

  半小时后,富阳市渔山乡的高产攻关田前,周午福已摆好方桌,燃起香烛。身材瘦小的周志鹏,小心翼翼地从箩筐里取出祭祀用品,整齐地摆放于桌上。

  刚煮好的猪肉和鸡鸭还冒着热气,鲜活的胖头鱼不时用尾巴敲打着桌面。火光雾气的渲染下,气氛顿时变得肃穆起来。我们在旁静静观览,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感谢田公田母,保我渔山今年丰收,来年顺风顺水;保佑今天渔山‘稻香节’顺利举办,渔山稻米越卖越好。”香烛前,周午福和周志鹏双手合十,连鞠三躬。乡野的星空,尤为明澈。借着火光,我们分明看到,两个老农布满血丝的眼里,装满了诚意。

  平凡无奇的稻米,就是渔山人的坚定信仰。从“稻米实验”开始,这个偏僻的山乡,终于叩开尘封的心门,迎来蜕变。

攻关田 产量牵动人心

  @记者邓国芳(11月8日9:26):

  明媚秋日下,稻穗泛着金光。掂一掂,挺沉的。但仔细看,发现稻叶的顶端都开了叉,仿佛被什么撕裂过。眼前的2.1亩“甬优12”水稻田,就是要在明天“稻香节”上开镰实测的高产示范方。结果如何,牵动着渔山人的心。

  年初,富阳市互利粮油合作社社长周午福,从富阳市农业局接到水稻高产创建的重任。渔山21位年龄从64岁至70岁的种稻高手,重出江湖,纯手工育插秧,合力挑战900公斤/亩的高产新纪录。

  但今年恰遇罕见旱灾,加上台风“菲特”来袭,浙江水稻平均结穗率只有83%,各地粮食产量均有所减少。渔山的攻关田又是否能创造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社长周午福(11月9日4:45):

  邓记者,乡下昼夜温差大,你们小心别冻着。农民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粮食才能丰产。这个感谢田公田母的祭祀仪式,其实在渔山乡已中断了几十年。以前的渔山人,每年稻谷收割、碾出新米后,肯定得先烧碗新米饭,供奉给田公田母,以示感恩。

  除了感谢田公田母,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的好政策和乡里的“稻香节”。国家政策好,对种粮大户有各种补贴,让我们农民能赚到钱。举办“稻香节”,推动合作社打响“渔穗”稻米品牌。去年首届“稻香节”举办后,渔山稻米零售价从3.5元/斤涨到了5元~7元/斤,社员和农民都得到了实惠。

  还有,我以前最担心的,是萧山苗木老板过来租地,这让渔山乡省级千亩粮食功能区的地位不保。种苗木地租高,村民很容易动摇。自从举办“稻香节”后,大家意识开始转变,也没人提出要收回稻田、流转出去种苗木了。

  @记者陆遥(11月9日11:05):

  好紧张啊。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农业局、富阳市农业局的验收专家都在现场,一丝不苟地测量攻关田产量。2.1亩田的稻谷都已归仓,整整收了61个蛇皮袋。很多村民围站在田埂上,气氛变得有点凝重。

  857公斤/亩,结果出来了!果然如社长周午福所料,与目标差了一点。尽管专家说今年天气不好,这种产量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在全省范围内算高的,但几个老农的神情还是很落寞。68岁的周志鹏整夜都没睡,今早又忙着收割、装袋、搬运和称重,这会儿正一语不发地坐在沟渠上呢。

  从没碰过水稻的我,突然也伤感起来。也许正是他们的诚心,才能让平凡的稻米熠熠生辉。亲爱的老农们,别灰心,明年再来过吧。

农耕馆 老彭当上“导游”

  @幼儿园倪老师(11月8日10:30):

  今天,我们带着渔山乡中心幼儿园的200多个孩子,走了40多分钟的路程,来这里参观农耕馆。尽管身在农村、长在农村,但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很多孩子甚至认为,“米饭是树上长出来的”。

  周午福的农耕馆办得很好,它是个“活着”的展览馆。有现代化的稻米烘干、碾压设备,社员就在里面工作,动态展示大米加工过程。还有传统稻作器械和文化的展示,能让我们看到祖祖辈辈的稻作模式。从田头走到馆里,就能让孩子明白“米饭是从哪里来的”。

  听说杭州崇文小学、富阳永兴小学都会组织学生过来观看,这让我感到自豪。稍有缺憾的是,社员彭迪明的胆子太小,需要他讲解稻米碾压过程时,他连连推脱,直接开了机器演示。

  @村民彭明亮(11月9日9:40):

  今年“稻香节”,我的任务是在农耕馆当讲解员。昨晚我女儿还调侃我,说我这个68岁的老农民华丽转身。我说,办“稻香节”是乡里的大事,每个乡民都应该去帮忙。

  昨天有个村民嘲讽说,种稻有什么花头,还要搞得这么隆重。去年甚至有个别村民在背后议论说,办“稻香节”就好了周午福他们几个人。我耐心跟他们分析说:办“稻香节”,醉翁之意不在酒。

  渔山乡位置偏僻,经济落后,发展后劲不足。这些年,富阳市的很多乡镇在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风生水起。渔山乡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卷首地,山水资源很好,人文底蕴深厚,但总找不到发展突破口。

  去年首届“稻香节”举办后,渔山乡的知名度马上提升了,也有很多投资者慕名而来。

  @游客徐先生(11月10日13:20):

  从报纸上看到渔山乡举办“稻香节”的新闻后,情不自禁地自驾前来。走到农耕馆,看到那个小小的单人脚踏打稻机,立即想起了童年时光。那时,育秧、种稻、收割、晾晒是农民的大事情,喜怒哀乐都在其中。

  馆内的各种老器械,我基本都认识。十分惊诧的是,富阳经济如此发达,居然还能保留这片水稻田。在凶猛的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下,乡村的大量土地被吞噬、被污染,国家耕地“红线”也岌岌可危。但勇敢的渔山人,却能守住这片稻花香,真的太不容易了。希望明年再来渔山时,稻花依然飘香。

书画厅 乡贤齐齐归来

  @乡贤倪达昌(11月9日15:30):

  得知乡里要办“稻香节”,从渔山走出去的我们,纷纷回来献计献策。考虑到这里是“富春卷首”地,又有众多爱好书画的乡贤文人,最后借用富阳渔洋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厂房,改建成书画展厅。

  展品既有像张万琪、刘津朱、徐丽延、徐家铮等国家级会员的作品,也有富阳籍名人朱瑚、渔山文人雅士和莘莘学子的作品。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渔山是个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的山乡。

  其间,我还特意把自己收藏的罗聘、任雄、吴昌硕和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潘天寿的8幅传世精品拿了出来。这些画,早上已从银行保险柜送抵渔山书画展厅。很多朋友问我:田头办的小画展,有必要拿精品出来吗?

  我只想说:这是我的家乡,她现在需要我,我理当力所能及地做出贡献。个人发展再好,也不及家乡兴盛来得更有意义。

  @画家何新来(11月8日20:30):

  我是土生土长的渔山人。从8岁学画至今,艺术生涯并不顺遂。年轻时在江边写生,觉得自己在和黄公望先生对话,内心充满热忱,但也孤苦无比。去年的“稻香节”,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应渔山乡政府邀请,我为农耕馆制作了墙绘。尽管擅长花鸟山水,但对我而言,这个任务并不艰难,因为就是把祖辈生活,搬到墙壁上而已。有意思的是,此后我的工作室接到了许多乡镇的墙绘邀请。各地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挖掘和展示乡土文化。

  今年夏天,我还考进了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辰的名家学员班,有幸成为他的入室弟子。上午,班上同学还专程过来渔山参观。看到金黄色的连片稻田,姿态各异的稻草人,他们连连夸赞渔山美景,说以后要常来这里写生。

  @乡党委书记方德玉(11月20日9:37):

  由于历史和交通等因素,渔山乡的发展相对缓慢。我来渔山时,乡民的态度也不热忱。但两届“稻香节”办下来,我分明看到三种变化:一是乡干部的拼劲更足,办事能力大大提升;二是乡民精神状态明显变好,充满了宽容和自信;三是默默无闻的渔山,终于敞开心门,拥抱外界的新生事物。

  这次“稻香节”,我们特意设计了一场“林峰山自行车爬坡赛”,想让更多人看到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渔山风光。出于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渔山不能大规模发展工业。2011年,乡政府出资打通林峰山长达23公里的林道,意在发展休闲旅游业。但苦于渔山毫无知名度,难以吸引外界工商资本,而今终于迎来转机。

  目前比较头疼的,是主干道“春永线”。它是富阳到萧山的主要货运通道,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萧山石材厂在旁,脏乱不堪。但明年这条路就会重建,希望能改变状况,为渔山加分。

  希望我们所做的努力,能让这片寂静的乡野重燃自信,在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展现独特的个性,找到属于她的天空。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丰收时节,我们一起喜悦 2013-11-12 浙江日报2013-11-1200015;浙江日报2013-11-1200018;浙江日报2013-11-1200021;浙江日报2013-11-1200019;浙江日报2013-11-1200025 2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