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望乡

去年6月,老房子的后墙整体坍塌。改砌砖墙,或依然夯筑土墙,当时我着实纠结了一番。

冬暖夏凉夯土墙

  武义县委报道组 李小波

  看到浙报“美丽乡村”周刊和新闻版近期推出的“留住快乐老家”系列报道,心里感慨万千。龙游县沐尘畲族乡文化员武辛夫晒出的黄泥房老村落照片,和广大读者、网友、专家对黄泥房老村落保护的呼吁,更是激起了我心中对于黄泥房的眷恋与思考。

  黄泥房,即夯土墙房屋。它是我国传统民居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农村地区曾大量存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夯土墙房屋逐渐被砖混结构的新式楼房替代。

  现在,在经济发达的杭嘉湖等地区,已难觅夯土墙民居的踪影。在浙中南等山区,限于道路交通条件曾经长期不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近年来劳动力大量外流等原因,夯土墙民居还在一些山村大量存在。但是,由于长期闲置无人居住、主人囿于维修成本疏于翻漏修缮等原因,不少夯土墙民居在风雨侵蚀中坍塌损毁,逐步消失。每次走在乡村看到这些,都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我的老家在武义县新宅镇陈弄村,村庄地处武义中部钱江水系和瓯江水系分水岭的龙头眼睛山脉,海拔650多米,边上的龙头眼睛山,海拔1040米。陈弄村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山村,村里人口鼎盛时近700人,近年来外迁了一部分,现有人口550人左右。村里民居建筑,除了几幢清代及民国时期建造的砖瓦结构大宅院和近年来在新的规划区域新建的一批砖混结构新房外,村中鳞次栉比的还是黄墙黑瓦的夯土墙民居。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我对夯土墙民居充满感情;长大后,在砖混结构新式楼房里工作、生活,对夯土墙民居“冬暖夏凉”的特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夯土技术也叫做夯筑或版筑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就掌握了较为成熟的夯土技术。现在可见到的临洮秦长城及汉以后的许多段长城,就是夯土版筑而成的。

  事实上,夯土墙民居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和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等许多优点。夯土墙的主要用料是泥土,可就地取材、重复利用,且成本低廉;由于其物化能低,有非常显著的生态性能;夯土墙还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用夯土墙作围护结构,能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降低能耗;此外,夯土墙无毒无污染,有益人体健康。

  “冬暖夏凉”,是人们在夯土墙民居里生活的最贴切感受,也是夯土墙民居最大的优点。夯土墙厚重的墙体,是优越的热的不良导体,具有很好的阻隔热量交换、保持室内恒温的能力。在寒冷的冬季,夯土墙体阻断了室外寒冷低温的侵袭,保持了室内温度的相对恒定,让人感觉“温暖”。在炎炎夏日,当新式的砖混结构楼房由于墙体吸热变得像“砖窑”,夯土墙民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夯土墙体阻断了室外强烈的热辐射,即使被烈日直接曝晒,夯土墙体也不会像砖墙那样吸热和放热,使室内温度保持相对凉爽,减少了人为制冷的需要。

  我老家的老房子也是夯土墙民居。去年6月,老房子的后墙整体坍塌,原因是屋后村里修筑水泥路抬升了路面,再加上长期的阴雨天气,溅湿泡软了墙根。是改砌砖墙还是依然夯筑土墙?当时很是纠结了一番,后来还是选用了传统的夯筑技术修缮。雇请来村里的泥水师傅,砌高了墙脚,再利用塌下来的墙泥,重新夯筑了泥墙。尽管多花了一些人力,但节约了废土清运、砖头购买、搬运等成本,同时还恢复了老屋的原有风格。

  考虑到很多城里人或我们的后代,对传承了数千年的夯土墙技术,早已变得陌生,我就全程拍下了老屋重建的过程。希望这些图片能让更多人看到,这种传统建筑技术的环保之处,看到老村落承载的过去与将来。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19 冬暖夏凉夯土墙 2013-11-12 3142748 2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