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新闻时评

日本把路走成了钢丝

  俞剑弘

  这几天,日本“最大规模夺岛”军演仍在进行。自卫队用地对舰导弹“完成”了对宫古海峡的两面封锁,这条海峡,是中国军舰出入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此外,导弹通讯侦察部队又登上距钓鱼岛仅150公里的石垣岛。所谓的夺岛演习,其“假想敌”是谁一目了然。

  这次军演,加上日舰机蛮横闯入我军演海域,及安倍称可击落钓鱼岛空域无人机,日本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偏执狂形象。不过,这种姿态,其可笑程度远大于令人厌烦的程度。它其实提供了一个反证和极妙注脚: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已日益主动。

  3.4万人,相当于自卫队一成半军力;18天——这是日本此次军演的几个数字。好高的调门!可惜像懦夫夜行时的尖声嘶喊,壮胆难,唬人更难。它传递出的不安全感,与安倍“日本要当对抗中国舵手”的鼓噪并无二致。

  这种虚弱,也在日媒10月底摆的一个乌龙中有所表现:《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日已制定应对冲绳及钓鱼岛“有事”时的共同防卫计划,包括美军如何参与“夺回”钓鱼岛的计划,但不久即遭美方亲口否认,并向中方澄清。日方急欲拉到虎皮作大旗的渴望却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日本近来表现出形如赌徒的癫狂,还是应当引起警惕,它与日本本届内阁的某种“特性”紧密相关。安倍内阁与此前几届民主党内阁的最大不同,是他们有所谓“信念”。这种“信念”,日本人由木荣司看得十分清楚。他指出,安倍内阁中,“不少成员的祖父辈是那场侵略战争中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参与者……他们从心里崇敬、崇拜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前辈……认为先辈未完成的狂想美梦,得由他们来完成”。

  然而,时移势易,中日之间的力量消长及国运趋势,与上世纪初已有云泥之别。身处现代,脑袋在百年前的安倍们,其心态之“纠结”可想而知。这种心态,《狂人日记》有最妥贴的比喻: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从去年4月至今,从石原慎太郎到野田佳彦,再到安倍晋三,钓鱼岛问题的是非曲直一清二楚。是安倍们的扭曲心态,是日本自己,把一条人人可行的道路,走成了一根高悬空中的钢丝绳。那么,日本只在中日关系上走钢丝吗?答案是否定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近日再次表示,如果日本政府仍然认为“没有必要”就“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作深刻反省,她和安倍间的会晤就没有举行的意义,“不见更好”。

  日本在东亚如此声名狼藉,世界必定会发现,想让这个东亚恶邻在世界更远的地方维护和平,不啻缘木求鱼!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6 日本把路走成了钢丝 2013-11-11 浙江日报2013-11-1100025 2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