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天星
《记者的足迹》分上下两册,上册五卷,下册三卷,共计36万5千字,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作者江坪同志曾经是我们《浙江日报》记者,后来成为了我们的总编辑。
“笔耕不辍”四字是对江坪同志最真实写照,书中共收文章400篇,写作已经融入了江坪同志的生命,有感而发,不平则鸣,毕生的观察、思考、情感皆寄予了文字。
“总编辑手记”是全书第一卷,也是篇目最多的一卷,共分9个章节,文章简净凝炼,给人雷厉风行之感。写于1991年的《怎样组织要闻版》一文,提出要确保重头稿、大力提倡“现场新闻”、加强“形象新闻”、大力倡导“短新闻”以及“有新意、有特色的稿子,新鲜活泼的稿子,优先安排”,在20年后的今天读来也丝毫不觉得过时。9个章节的题目都经得起品味,仿佛构成一张办报的“要诀”:吃透“两头”,拓宽思路,评论,就要旗帜鲜明,贴近才精彩。
卷二是“上网随笔”,曾经的纸质媒体执掌者会对网络媒体怎样看?看过这一卷的文章你就会找到答案。江坪同志退休后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杆,虽70有余,他仍然每天坚持记日记,写感想,喜欢上网,还经常写写上网随笔。读“上网随笔”,你就会知道,媒体人会老,但媒体人的心态永远不老。
卷三、卷四分别是“时评集”和序跋书札,议论风生,奖掖后进,淳朴中自有一股力量。比如读一读《生活就是不断地补课》,马上能感受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身上的那种谦逊和正直。卷五是心向读者、情系万家《新闻论文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稿等实践之余思考总结新闻理论,江坪同志是身体力行者。
下册的三卷多为散文、通讯,不拘一格,更见情怀。卷六是江坪同志所写的人物稿,总题是“我们的圣人”,这也是江坪同志写过的关于童第周教授的纪念文章的题目。“文革”中,童第周教授曾被“四人帮”罚去“劳改”,邓小平同志痛心不已地说:“这简直是糟蹋圣人。”那是一个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时代,但江坪同志却让那个时代的人物跃然纸上又清新可读,为何?江坪同志有骨、亦有识,不作媚语,因为不人云亦云。
卷七为“书画缘”,乃是由读书观画生出的感想,颇似笔记小品。《记者当自律》是江坪同志看过一幅名为《仁义不在红包内》的漫画后生出的感想,“作文先要学做人”。他引用了新闻界前辈范长江的一席话: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配做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应当是社会尊重的人物。如果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可能算做新闻工作者。卷八题为“记者看世界”,为通讯集,这些通讯现场感极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可以想见江坪同志平素对写作是何等的孜孜以求,对我们后辈的新闻工作者们更是一种激励。